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李明道》
《送李明道》全文
宋 / 谢逸   形式: 古风

我老不闻道,抱疴卧蓬室。

有客晨叩门,竦若秋山直。

借问为谁何,吾祖乃太白。

倾怀露底蕴,始恨晚相得。

时时出诗语,词源极湍激。

格律竟不凡,窥祖见窗壁。

飘然别我去,此道谁知识。

世岂乏金龟,恐无贺宾客。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逸所作的《送李明道》。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李明道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诗歌艺术的共同追求。

首句“我老不闻道,抱疴卧蓬室”,诗人自述年老多病,孤独地躺在简陋的草屋中,表达了内心的寂寞和对世事的无奈。接着,“有客晨叩门,竦若秋山直”描绘了一位客人在清晨来访的情景,这位客人态度庄重,仿佛秋天的高山一般正直,暗示了客人身份的尊贵或其行为的高尚。

“借问为谁何,吾祖乃太白”一句,诗人询问来客的身份,得知对方是李白的后裔,这不仅增加了故事的神秘色彩,也体现了对古代文人大家的敬仰之情。接下来,“倾怀露底蕴,始恨晚相得”表达了诗人对未能早些结识这位才华横溢之士的遗憾,同时也流露出对深厚友谊的渴望。

“时时出诗语,词源极湍激。格律竟不凡,窥祖见窗壁”描述了李明道的诗歌创作,他的诗句如湍急的河流般充满激情,格律独特,仿佛能窥见李白诗歌的精髓。这不仅赞美了李明道的才华,也暗示了他与李白之间存在着某种精神上的联系。

最后,“飘然别我去,此道谁知识”表达了诗人对李明道离去的不舍,同时提出了一个疑问:在这个世界上,又有谁能真正理解他们之间的这种深厚友谊和对诗歌艺术的共同追求呢?“世岂乏金龟,恐无贺宾客”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社会上那些表面华丽但内心空虚的人的讽刺,强调了真挚友谊和深刻艺术追求的价值。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友情、艺术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对友谊、对艺术的独特感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意义。

作者介绍

谢逸
朝代:宋   字:无逸   号:溪堂   籍贯: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   生辰:1068-1113

谢逸(1068-1113),字无逸,号溪堂。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 
猜你喜欢

呈沈子山·其二

六月闽溪荔子丹,新秋犹喜荐雕盘。

自嗟千里归程远,不得繁枝雨后看。

(0)

新居偶成二诗示邻人李子真·其二

我得祇园十亩间,清沟一带巧萦环。

芟夷丛竹通幽径,指点荒城当远山。

攲枕清宵闻鹤唳,凭栏终日伴鸥閒。

西邻赖有诗人在,二老风流任往还。

(0)

云门寺

忆昔云门月正明,烦襟消尽觉神清。

林泉自濯尘埃事,松桧静含风雨声。

山鬼听经藏户牖,野猿偷果堕檐楹。

几年京洛缁尘满,何日临流一濯缨。

(0)

菩萨蛮·其十一

花冠鼓翼东方动。兰闺惊破辽阳梦。翠被小屏山。

晓窗灯影残。并头双燕语。似诉横塘雨。

风雨晓寒多。征人可奈何。

(0)

望江南.感事

花落尽,寂寞委残红。

蝶帐梦回空晓月,凤楼人去谩东风。春事已成空。

闲伫立,□□水溶溶。

云锁乱山横惨淡,烟笼绿树晚溟濛。却在泪痕中。

(0)

赠僧

两脚行来铁石坚,相逢去住总随缘。

谈空舌本原无语,打破机关不用拳。

山槛看云斋鼓后,竹窗听雨夜灯前。

客来瀹茗煨寒柮,味胜庐峰第一泉。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