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无一叶万梢枯,活底秋江水墨图。
幸自寒林俱淡笔,却将浓墨点栖乌。
树无一叶万梢枯,活底秋江水墨图。
幸自寒林俱淡笔,却将浓墨点栖乌。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的作品,名为《晚风寒林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深秋的萧瑟气息和作者特有的艺术风格。
"树无一叶万梢枯,活底秋江水墨图。"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深秋景象。树木在晚风中失去了最后一片绿意,变得光秃秃的,只剩下万千细小的枝条显得异常孤寂。而"活底秋江水墨图"则表明诗人眼中的这一幕如同一幅画一般,它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写照,更蕴含着诗人的情感与思考。这两句通过对比,既展示了自然界的荒凉,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沉思。
"幸自寒林俱淡笔,却将浓墨点栖乌。"
这两句则转向了诗人个人的艺术追求。"幸自寒林俱淡笔"表达了诗人对简洁、淡雅风格的喜爱和追求,这种风格与深秋的萧瑟景象相呼应,显示出一种超脱物外的情怀。而"却将浓墨点栖乌"则透露出诗人在艺术表现上的细腻考究,即便是在淡雅中,也不失对深沉情感的传达。这两句强调了作者对于画面和色彩运用的独到见解。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晚风、寒林和秋江景象的描绘,展现出一幅深具意境的自然图景,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在艺术创作上的个性与追求。
恻恻泣路岐,哀哀悲素丝。
路岐有南北,素丝易变移。
万事固如此,人生无定期。
田窦相倾夺,宾客互盈亏。
世途多翻覆,交道方崄巇。
斗酒强然诺,寸心终自疑。
张陈竟火灭,萧朱亦星离。
众鸟集荣柯,穷鱼守枯池。
嗟嗟失权客,勤问何所规。
巧者力苦劳,智者心苦忧。
爱君无巧智,终岁闲悠悠。
尝登御史府,亦佐东诸侯。
手操纠谬简,心运决胜筹。
宦途似风水,君心如虚舟。
泛然而不有,进退得自由。
今来脱豸冠,时往侍龙楼。
官曹称心静,居处随迹幽。
冬负南荣日,支体甚温柔。
夏卧北窗风,枕席如凉秋。
南山入舍下,酒瓮在床头。
人间有闲地,何必隐林丘。
顾我愚且昧,劳生殊未休。
一入金门直,星霜三四周。
主恩信难报,近地徒久留。
终当乞闲官,退与夫子游。
奇果标南土,芳林对北堂。
素华春漠漠,丹实夏煌煌。
叶捧低垂户,枝擎重压墙。
始因风弄色,渐与日争光。
夕讶条悬火,朝惊树点妆。
深于红踯躅,大校白槟榔。
星缀连心朵,珠排耀眼房。
紫罗裁衬壳,白玉裹填瓤。
早岁曾闻说,今朝始摘尝。
嚼疑天上味,嗅异世间香。
润胜莲生水,鲜逾橘得霜。
燕支掌中颗,甘露舌头浆。
物少尤珍重,天高苦渺茫。
已教生暑月,又使阻遐方。
粹液灵难驻,妍姿嫩易伤。
近南光景热,向北道途长。
不得充王赋,无由寄帝乡。
唯君堪掷赠,面白似潘郎。
六纛双旌万铁衣,并汾旧路满光辉。
青衫书记何年去,红旆将军昨日归。
诗作马蹄随笔走,猎酣鹰翅伴觥飞。
此都莫作多时计,再为苍生入紫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