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菊二首·其一》
《咏菊二首·其一》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补落迦山传得种,阎浮檀水染成花。

光明一室真金色,复似毗耶长者家。

(0)
注释
补落迦山:传说中的佛教圣地。
阎浮檀水:古代印度的一种珍贵木材,用于染色。
光明一室:明亮的房间。
真金色:纯正的金色。
毗耶长者家:古代印度城市毗耶那里的富人家。
翻译
在补落迦山上得到种子,阎浮檀木水中染出色彩。
明亮的室内呈现真正的金色,又仿佛毗耶城中长者的府邸。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咏菊二首中的第一首。诗中通过描绘菊花的景象和色彩,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

"补落迦山传得种"一句,以夸张的手法形容菊花繁多,如同补充了空缺的山峰。"阎浮檀水染成花"则用鲜明的比喻,描绘菊花在清澈溪流边开得如同被水泽养育而变得更加鲜艳。

接下来的两句"光明一室真金色,复似毗耶长者家",通过对比菊花和佛教中的净土,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于这种美好景象的赞叹。"光明一室真金色"中,“光明”指的是菊花所散发出的明亮与温暖,而“真金色”则形容菊花黄色的珍贵与纯净,仿佛是由最上等的材料铸造而成。

最后一句中的"毗耶长者家",引入了佛教典籍中对菩提树(即释迦牟尼悟道之处)的称呼,以此来比喻菊花所在之地,如同圣人居住的地方一样庄严与美好。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致的意象和巧妙的宗教隐喻,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内心世界的平静与高洁。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思安常兄

凌虚阁下烟波阔,升俊坊前草木香。

归去溪南春正好,不应萧索对松篁。

(0)

寄酒与阳翟诸弟

奔走黄尘小说归,诸郎坚坐各能诗。

略无梦去寻消息,谩有书来道别离。

但得阮公连月醉,不嫌王湛半生痴。

遥知共饮北窗下,自胜乌衣全盛时。

(0)

无题

胡虏安知鼎重轻,祸胎元是汉公卿。

襄阳耆旧唯庞老,受禅碑中无姓名。

(0)

留侯

留侯下邳时,豪气或未除。

晚节欲轻举,效在黄石书。

其书本无言,一叹三呜呼。

彼公实天人,识此鹓凤雏。

良田有芜秽,令子痛自锄。

万事不得已,一身常晏如。

袖手默无语,四方瞻步趋。

不知隆准公,果能知子无。

小儿荀彧辈,下及崔浩徒。

谓能明子心,此语亦已诬。

不能处其知,正足杀其躯。

所恨生已晚,圣门无坦途。

学不尽其才,未免风俗驱。

诗书在煨烬,子何不回车。

试问礼之本,更观心地初。

(0)

西楼

小院无人日自长,隔帘时有芰荷香。

客游未作安居计,更借西楼一夜凉。

(0)

寄知止才仲

一门叔父到卿好,中表弟兄惟尔贤。

往事关心空自语,新诗好句与谁传。

溪山已近堪投老,文史虽穷莫取怜。

仲弟墓头今宿草,为渠先赋补亡篇。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