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曹溪瞻六祖塔》
《曹溪瞻六祖塔》全文
明 / 胡直   形式: 古风  押[筱]韵

朝策度平陀,南华瞻缥缈。

谷断意若冥,崖飞神欲悄。

凿山自何年,重嵌出幽眇。

瞥见西天明,引观慧日皛。

山似耆阇尊,溪即恒河淼。

借问何方隅,祖宅神为表。

天路无术阡,尘踪失缴绕。

漱泉沁心脾,闻梵彻昏晓。

禅榻托高眠,寥然天下小。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前往瞻仰六祖塔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佛教圣地的崇敬与感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佛教元素,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静谧深邃的氛围。

“朝策度平陀,南华瞻缥缈。” 开篇以“平陀”形容道路的平坦,而“南华”则指向佛教圣地,暗示了诗人此行的目的地。缥缈二字,既描绘了远处景物的虚幻之美,也隐含了对佛教境界的向往。

“谷断意若冥,崖飞神欲悄。” 描绘了山谷的幽深与悬崖的高耸,通过“冥”和“悄”字,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仿佛能感受到心灵的净化。

“凿山自何年,重嵌出幽眇。” 这两句赞美了六祖塔所在山体的古老与神秘,通过“幽眇”一词,进一步强调了其独特的魅力。

“瞥见西天明,引观慧日皛。” “瞥见”二字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瞬间的惊喜,而“慧日皛”则象征着智慧之光的照耀,寓意着对真理的追求与领悟。

“山似耆阇尊,溪即恒河淼。” 以山比作耆阇尊(佛教中的圣山),溪流比作恒河,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暗含了对佛教文化的深厚敬仰。

“借问何方隅,祖宅神为表。” 表达了诗人对六祖塔所在地的疑问,同时也表达了对佛教创始人或重要人物的尊敬。

“天路无术阡,尘踪失缴绕。” 暗示了通往佛教圣地的道路虽然艰难,但心灵的纯净可以超越一切障碍,摆脱世俗的束缚。

“漱泉沁心脾,闻梵彻昏晓。” 通过“漱泉”和“闻梵”,描绘了在圣地的清静与内心的洗涤,体现了对佛教教义的深刻体验。

“禅榻托高眠,寥然天下小。” 最后两句表达了在禅修中的宁静与超脱,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渺小,只有内心的平静与宇宙的和谐才是永恒的主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佛教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佛教圣地的崇敬之情,以及在寻求精神寄托过程中的内心感悟。

作者介绍

胡直
朝代:明

猜你喜欢

清平乐.赠张居仁获贼有功赐三界巡检

鳌波万里。群盗如蜂起。擒却四凶天使喜。

特命一官入仕。世家元在兜鍪。少年胆气横秋。

自此将军一步,会看谈笑封侯。

(0)

春日云林斋居

池泉春涨深,径苔夕阴满。

讽咏《紫霞篇》,驰情华阳馆。

晴岚拂书幌,飞花浮茗碗。

阶下松粉黄,窗间云气暖。

石梁萝茑垂,翳翳行踪断。

非与世相违,冥栖久忘返。

(0)

六月五日偶成

坐看青苔欲上衣,一池春水霭馀晖。

荒村尽日无车马,时有残云伴鹤归。

(0)

乌夜啼·其二

离恨远萦杨柳,梦魂长绕梨花。青衫记得章台月,归路玉鞭斜。

翠镜啼痕印袖,红墙醉墨笼纱。相逢不尽平生事,春思入琵琶。

(0)

游洞岭寺

古寺藏烟树,岩扉昼不扃。

日高花散影,风定竹无声。

稚子添香火,閒僧阅藏经。

新诗吟未就,独向殿阶行。

(0)

无俗念.岁寒守志

同云瑞雪,正三冬、□闭严凝时节。

寂寞山家孤悄悄,终日无人谈说。

败衲重披,寒埪独坐,夜永愁难彻。

长更无寐,朔风穿户凄冽。

求饭朝入西村,临泉夹道,玉叶凌花结。

冻手频呵仍自恨,浊骨凡胎为劣。

昼夜参差,饥寒逼迫,早晚超生灭。

须凭一志,撞开千古心月。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