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思赠远二首·其二》
《秋思赠远二首·其二》全文
唐 / 王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厌攀杨柳临清阁,闲采芙蕖傍碧潭。

走马台边人不见,拂云堆畔战初酣。

(0)
翻译
厌倦了攀爬杨柳围绕的清雅阁楼,悠闲地在碧绿的潭水边采摘荷花。
骑马走过走马台,那里已无人踪,只有拂云堆旁的战斗正激烈进行。
注释
厌:不喜欢,厌烦。
攀杨柳:攀折杨柳,古代有折柳赠别的习俗。
清阁:清雅的楼阁。
芙蕖:荷花的别称。
傍:靠近,依傍。
碧潭:碧绿色的水潭。
走马台:古代的游乐场所。
人不见:没有人在这里。
拂云堆:地名,可能指高耸入云的山丘或土堆。
战初酣:战斗正酣,形容战斗激烈。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象和表达思念之情的诗句。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细腻描摹和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厌攀杨柳临清阁,闲采芙蕖傍碧潭。" 这两句以轻盈优雅的笔触,勾勒出一个秋日游赏的情景。诗人在高阁之上,望着垂挂的杨柳,手持轻柔的芙蓉花(芙蕖),身处碧绿清澈的小潭边。这些细节不仅描绘了秋天特有的静谧与宁静,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淡泊与从容。

"走马台边人不见,拂云堆畔战初酣。" 这两句则是一种意境的转换。走马台是古代驰骋兵马的地方,但现在却空无一人,只有诗人独自徘徊在这片曾经充满战争激烈气息的地方。"拂云堆畔战初酣"则更为强烈,表达了对往昔战争胜利的回忆和某种程度上的怀旧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历史事件的点染,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同时,也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纷争、独自沉浸于自然美与历史回忆中的淡定心态。

作者介绍

王涯
朝代:唐   籍贯:太原   生辰:764~835

王涯〔唐〕(764~835))字广津,太原人。约生于唐代宗广德二年,卒于文宗太和九年,年约七十余岁。博学工文。梁肃异其才,荐于陆贽。贞元八年,(公元七九二年)擢进士,又举宏辞。再调蓝田尉。久之,以左拾遗为翰林学士,进起居舍人。元和时,累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穆宗立,出为剑南、东川节度使。文宗时,以吏部尚书代王播总盐铁,为政刻急,始变法,益其税以济用度,民生益困。 
猜你喜欢

义荣见示和禅月山居诗盥读数过六根洒然但余素不晓佛法今以受持孔子教中而见于穷居之所日用者和成七首·其七

经史何须万卷开,书多方朔反诙谐。

能言正恐迷难出,绝学方知进有阶。

角逐英雄都扫地,留传功业谩磨崖。

若无反照观心术,永堕诸尘万事乖。

(0)

题后郑壁

满眼烟尘杂鼓旗,经冬首鼠负忧疑。

树头新绿今如此,孤负春光固可知。

(0)

题石几先生书院壁

万柄高荷碧玉员,芙蓉时见一枝鲜。

何年种此北山北,便向中间安小船。

(0)

益昌霪雨踰月负郭皆浸祷祠之后仓廪保全居民复业运使国博喜而赋诗辄成三绝句以报来贶·其一

一月山前雨带风,拍天江水涨惊洪。

朝来莫怪波澜静,收向诗翁笔势中。

(0)

骨肉闻已至广安而连日有雨甚念之戏成绝句

行人未到雨潇潇,最苦酴醾叶尽飘。

风雨不遮春去路,障泥空滞马蹄骄。

(0)

独坐

午枕幽禽破梦时,明窗过日竹阴稀。

小炉翻转香残烬,犹有清香一缕飞。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