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石几先生书院壁》
《题石几先生书院壁》全文
宋 / 郑刚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万柄高荷碧玉员,芙蓉时见一枝鲜。

何年种此北山北,便向中间安小船。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íxiānshēngshūyuàn
sòng / zhènggāngzhōng

wànbǐnggāoyuánróngshíjiànzhīxiān

niánzhǒngběishānběi便biànxiàngzhōngjiānānxiǎochuán

注释
万柄:形容数量极多。
高荷:高大的荷花。
碧玉员:像碧玉一样圆润的荷叶。
芙蓉:荷花的别称,这里指芙蓉花。
鲜:鲜艳。
何年:哪一年。
种:种植。
北山北:北山的北边。
中间:中心位置。
安小船:放置或建造小船。
翻译
无数柄高高的荷叶像碧玉盘子般圆润,偶尔能见到一朵芙蓉花鲜艳地绽放。
不知在哪个年份,在这北山的北面种植了这些,现在竟然在中间建起了一座小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画面,诗人郑刚中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石几先生书院周边的自然景致。"万柄高荷碧玉员",形象生动地写出荷花如碧玉般洁净挺拔,数量众多,犹如千千万万把玉质的圆盘,展现了夏日池塘的生机与丰盈。"芙蓉时见一枝鲜","芙蓉"即荷花,诗人特意强调偶尔间有一枝荷花出类拔萃,鲜艳夺目,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层次。

"何年种此北山北",诗人询问这些荷花是从何时开始种植在北山之北的,流露出对书院历史的好奇和对先人智慧的敬仰。最后,"便向中间安小船",诗人想象着在这样的美景中,人们可以悠然地在荷塘中央荡舟,增添了闲适与诗意的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脱俗的语言,表达了对书院环境的喜爱和对自然美的赞赏,同时也寓含了对历史和文化的追忆。

作者介绍
郑刚中

郑刚中
朝代:宋   字:亨仲   籍贯: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生辰:1088年—1154年

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摸鱼儿.己亥初春过太湖次李秋堂韵

尚悤悤、垂虹春早,残芦风里如语。

愁阴不散烟汀阔,一叶软波翔舞。扶柁去。

望练绕吴城、几点青旗字。鲈乡社树。

想雾鬓风鬟,也怜寒峭,浅翠照眠鹭。千年事。

零落荒台别墅,乾坤元是孤旅。

漫临奁鉴惊清影,客子何堪尘土。须小住。

看重叠云衣、裹就湖天暮。低眠旧浦。

续渔具因缘,茶人滋味,休写断肠句。

(0)

寿楼春.为白琅季节母吴孺人赋

蔻绡衣霓裳。配羿妃清冷,媭女苍凉。

夜夜长歌寡鹄,短歌愁凰。摧短鬓,为秋霜。

染啼痕、眠芊幽篁。

叹海碧天青,蟾孤兔老,六十载共姜。

筑柘馆,连芸窗。更授经帐底,画荻帘旁。

机声中搀洛诵,书声琳琅。剪玉树,成佳郎。

羡季心、词坛擅场。侠哉女公孙,萱花柏舟千古香。

(0)

念奴娇.赋得朝云坟在落花中为黄天涛悼亡姬陆羽嬉作

南阳词客,惯多愁善感,最能吟写。

近为黄郎题恨句,凄咽如闻夜话。

说道江乡,每年寒食,细雨啼山鹧。

落红万斛,朝云坟在其下。

更被水墨轻描,丹青澹抹,倍把愁肠惹。

短短墓门花似血,点入倪迂小画。

蝴蝶成团,蘼芜满路,闹杀前村社。

倚楼人在,为他泪黦银帕。

(0)

一剪梅.吴门客舍初度作

风打孤鸿浪打鸥。四十扬州,五十苏州。

半生习气破除休。少日倡楼,老去僧楼。

故垒萧萧芦荻秋。说甚曹刘,只羡孙刘。

专诸巷内且淹留。烽火边愁,风雪羁愁。

(0)

临江仙.赋得睡起宛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为园次题帐额画幅

西塞山前无六月,半间草阁临流。

晚来都聚打鱼舟。笛声四起,划碎一江秋。

正值南柯初罢郡,槐阴蚁战刚休。

兼天波浪打闲鸥。寄声三老,今夜转船头。

(0)

五彩结同心二首·其一

崇文门外,金鱼池北,花儿市在中间。

闻道花行客,居斯里、万家婚好相联。

南来通草成山积,某家染、某色新鲜。

某家有、聪明小女,裁须叠瓣如仙。

辽金元朝无考,自迁都永乐,数到今年。

细腻生涯,温柔活计,饱暧不羡为官。

众香国里无荣辱,笑当日、剪采为欢。

迎春近、青莲千叶,布施古佛龛前。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