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锡云飞处,心闲境亦闲。
万缘空俗想,一钵饱松关。
身幻从兹化,风高未许攀。
繁华满眼底,付与水潺潺。
挂锡云飞处,心闲境亦闲。
万缘空俗想,一钵饱松关。
身幻从兹化,风高未许攀。
繁华满眼底,付与水潺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史守之所作,名为《赠大慈寺啸翁开士》。从内容来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和对佛法修持生活的向往。
"挂锡云飞处,心闲境亦闲。"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隐逸之境,挂锡即挂起锅具,云飞则是远离尘嚣,心境俱闲,表明诗人在这种环境中感到心灵的宁静。
"万缘空俗想,一钵饱松关。" 万缘指世间种种牵绊,空俗想则是不再执着于这些世俗之想。诗人用一钵食物来满足自己,形象地表达了对物质生活的简约与自足,以及对于世俗欲望的放下。
"身幻从兹化,风高未许攀。" 身幻指身体如同幻影,从兹化则是随缘转变,不再执着于自己的身体和形象。风高未许攀表达了诗人对于外界干扰的警觉,即便是在清风中也不去攀附。
"繁华满眼底,付与水潺潺。" 繁华指的是世间繁复多彩的事物,满眼底则是这些事物充盈在诗人的视野中。而付与水潺潺,则是将这些繁华全都交予流水,让它们随着水的流动而去。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于佛法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鸡黍新盟竟未寻,杯盘旧话更关心。
时危閒喜尺书到,老去惟忧多病侵。
闾巷小儿俱富贵,山林处士独呻吟。
君今雅意在流水,谁是子期知此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