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大慈寺啸翁开士》
《赠大慈寺啸翁开士》全文
宋 / 史守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挂锡云飞处,心闲境亦闲。

万缘空俗想,一钵饱松关。

身幻从兹化,风高未许攀。

繁华满眼底,付与水潺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xiàowēngkāishì
sòng / shǐshǒuzhī

guàyúnfēichùxīnxiánjìngxián

wànyuánkōngxiǎngbǎosōngguān

shēnhuàncónghuàfēnggāowèipān

fánhuámǎnyǎnshuǐchánchán

翻译
挂在高高的云彩之上,心灵和环境都显得宁静。
心中摒弃一切世俗念头,只带着一只钵子饱览松林的宁静。
身体的幻象从此消散,风高时也不再试图攀登。
眼前的繁华如过眼云烟,都交付给流水潺潺的声响。
注释
挂锡:僧人挂起锡杖,表示出家修行。
云飞处:高高的云端。
心闲:心境平静。
境亦闲:环境也显得悠闲。
万缘:世间万物的牵扯。
空俗想:消除世俗的想法。
一钵:一只食钵。
饱松关:饱览松林的美景。
身幻:身体的幻觉。
兹化:从此消失。
风高:大风天。
未许攀:不允许去攀爬。
繁华:繁华景象。
眼底:眼前。
付与:交付。
水潺潺:流水声潺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史守之所作,名为《赠大慈寺啸翁开士》。从内容来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和对佛法修持生活的向往。

"挂锡云飞处,心闲境亦闲。"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隐逸之境,挂锡即挂起锅具,云飞则是远离尘嚣,心境俱闲,表明诗人在这种环境中感到心灵的宁静。

"万缘空俗想,一钵饱松关。" 万缘指世间种种牵绊,空俗想则是不再执着于这些世俗之想。诗人用一钵食物来满足自己,形象地表达了对物质生活的简约与自足,以及对于世俗欲望的放下。

"身幻从兹化,风高未许攀。" 身幻指身体如同幻影,从兹化则是随缘转变,不再执着于自己的身体和形象。风高未许攀表达了诗人对于外界干扰的警觉,即便是在清风中也不去攀附。

"繁华满眼底,付与水潺潺。" 繁华指的是世间繁复多彩的事物,满眼底则是这些事物充盈在诗人的视野中。而付与水潺潺,则是将这些繁华全都交予流水,让它们随着水的流动而去。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于佛法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作者介绍

史守之
朝代:宋

明州鄞县人,字子仁。史弥大子。私淑陆九渊。叔弥远当国,守之不满其所为,作《升闻录》以寓规谏。退居月湖,杜门讲学。以朝奉大夫致仕。
猜你喜欢

石桥道中三首·其一

牛羊日晚下烟坡,病眼看花手自摩。

千里家乡曾梦到,一年风景最春多。

樽前有酒须相觅,眼底无愁可奈何。

王事虽劳吾敢惮,犹胜乘雪下蓬婆。

(0)

坐中竞病分明久,驴上推敲兀未裁。

(0)

李伯纪丞相挽诗三首·其三

当时偶同罪,平昔岂相知。

天下指为党,我公终不疑。

空怀荆渚乐,已失雁山期。

此意凭谁诉,临风有泪垂。

(0)

诫杀偈十首·其五

闻说刀兵已皱眉,贪生畏死是人知。

如何不恤他身苦,斩斫烹炮无厌时。

(0)

次韵程伯寓司业见寄道旧

鸡黍新盟竟未寻,杯盘旧话更关心。

时危閒喜尺书到,老去惟忧多病侵。

闾巷小儿俱富贵,山林处士独呻吟。

君今雅意在流水,谁是子期知此音。

(0)

次韵晁待制喜富季申迁校书

郑公勋阀似汾阳,人物君看同舍郎。

坐废衣冠谁论荐,中兴文字亦生光。

未妨俗子轻薰沐,元得诗翁妙主张。

闻说平戎遗策在,何时目击阵堂堂。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