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贾儿秦皇帝,赵王质子燕谪裔。
在秦不似在赵欢,马角乌头忽系累。
夏扶面赤宋意青,盖聂论剑徒瞪瞪。
狗屠博人皆可取,乃使舞阳童子行。
于期颈断渐离起,荆轲耳湿田光死。
计疏把袖咸阳宫,药囊利过夫人匕。
燕姬美丽能鼓琴,酒入马肝燕丹心。
当时坐令失知己,数载空留击筑音。
嗟哉舍生何比比,白虹气兆亡燕市。
辽东父子复穷愁,舆图垂献将军头。
邯郸贾儿秦皇帝,赵王质子燕谪裔。
在秦不似在赵欢,马角乌头忽系累。
夏扶面赤宋意青,盖聂论剑徒瞪瞪。
狗屠博人皆可取,乃使舞阳童子行。
于期颈断渐离起,荆轲耳湿田光死。
计疏把袖咸阳宫,药囊利过夫人匕。
燕姬美丽能鼓琴,酒入马肝燕丹心。
当时坐令失知己,数载空留击筑音。
嗟哉舍生何比比,白虹气兆亡燕市。
辽东父子复穷愁,舆图垂献将军头。
这首《荆卿行》由明代诗人黎彭祖所作,通过对荆轲这一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荆轲刺秦王的壮烈与悲情。诗中以“邯郸贾儿秦皇帝,赵王质子燕谪裔”开篇,巧妙地将荆轲的身份背景融入其中,既点明了荆轲的出身,也暗示了他后来的壮举并非偶然。
接着,“在秦不似在赵欢,马角乌头忽系累”两句,对比了荆轲在秦国和赵国的不同境遇,以及他在赵国时的欢乐与在秦国时的困境,预示了他命运的转折点即将到来。
“夏扶面赤宋意青,盖聂论剑徒瞪瞪”描绘了荆轲与盖聂论剑时的场景,通过“面赤”、“意青”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人物的紧张与专注,同时也为后文荆轲的行动埋下了伏笔。
“狗屠博人皆可取,乃使舞阳童子行”一句,讽刺了统治者的用人之道,将荆轲这样一个被轻视的人物,赋予了重要的使命,凸显了荆轲的非凡之处。
“于期颈断渐离起,荆轲耳湿田光死”描述了荆轲刺秦王的壮烈一幕,通过“颈断”、“耳湿”等形象化的描写,展现了事件的激烈与悲壮,同时“田光死”则暗示了荆轲行动背后的牺牲与忠诚。
“计疏把袖咸阳宫,药囊利过夫人匕”进一步强调了荆轲计划的周密与行动的果断,通过“把袖”、“药囊”等细节,展现了荆轲在咸阳宫内的机智与勇敢。
“燕姬美丽能鼓琴,酒入马肝燕丹心”则通过燕姬的形象,侧面反映了荆轲行动背后的情感与动机,同时也暗示了燕国君主燕丹对荆轲的信任与期待。
“当时坐令失知己,数载空留击筑音”表达了对荆轲行动后果的感慨,虽然成功刺杀了秦王,但失去了知己,留下了“击筑音”作为永恒的遗憾。
最后,“嗟哉舍生何比比,白虹气兆亡燕市”抒发了对荆轲舍身取义行为的敬仰与惋惜,通过“白虹气”象征性的描绘,预示了燕国的衰败与灭亡。
“辽东父子复穷愁,舆图垂献将军头”则以辽东父子的遭遇,象征性地反映了整个国家的命运,最终以“将军头”的献出,预示了燕国的彻底覆灭。
整首诗通过对荆轲刺秦王这一历史事件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荆轲的英勇与牺牲精神,也深刻反映了人性、命运与历史的复杂关系,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历史反思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