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头信手夺春工,要借并州一割功。
瓜柳皮粘混金碧,梅桃根换变铅红。
笑谈自分求孙叔,形似应难想孟公。
却怪后皇同种橘,过淮便隔马牛风。
枝头信手夺春工,要借并州一割功。
瓜柳皮粘混金碧,梅桃根换变铅红。
笑谈自分求孙叔,形似应难想孟公。
却怪后皇同种橘,过淮便隔马牛风。
这首诗《接花》是宋代诗人方一夔的佳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嫁接花卉的技艺与过程,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技艺高超的赞美。
首句“枝头信手夺春工”,以“信手”二字生动地展现了嫁接者技艺的娴熟与自然,仿佛在枝头随意一挥,就能夺取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展现出嫁接技艺的神奇与巧妙。
“要借并州一割功”,进一步说明嫁接时需要借助特定的工具或技巧,这里的“并州”可能指的是某种工具或技艺的来源地,强调了嫁接过程中技术的重要性。
“瓜柳皮粘混金碧,梅桃根换变铅红”,这两句运用了鲜明的色彩对比,将嫁接后的瓜柳、梅桃描绘得栩栩如生,金碧辉煌的瓜柳与铅红的梅桃根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不仅展现了嫁接后的花卉之美,也暗示了嫁接技艺的高超。
“笑谈自分求孙叔,形似应难想孟公”,这两句通过嫁接者与古代人物的对话,表达了对嫁接技艺的自信与自豪,同时也体现了嫁接者对技艺传承的重视,以及对古代高人志趣的向往。
“却怪后皇同种橘,过淮便隔马牛风”,最后两句以橘树为例,形象地描述了嫁接技术跨越地域界限的神奇效果,即使过了淮河,也能让马牛感受到不同的气候环境,进一步强调了嫁接技术的广泛适用性和卓越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嫁接花卉技艺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类智慧的结合,也蕴含了对技艺传承与创新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性的佳作。
巫山高,十二峰。
上有往来飘忽之猿猱,下有出没瀺灂之蛟龙,中有倚薄缥缈之神宫。
神人处子冰雪容,吸风饮露虚无中。
千岁寂寞无人逢,邂逅乃与襄王通。
丹崖碧嶂深重重,白月如日明房栊。
象床玉几来自从,锦屏翠幔金芙蓉。
阳台美人多楚语,秖有纤腰能楚舞,争吹凤管鸣鼍鼓。
那知襄王梦时事,但见朝朝暮暮长云雨。
一车南,一车北,身世悤悤俱有役。
忆昔论心两绸缪,那知相送不得留。
但闻马嘶觉已远,欲望应须上前坂。
秋风忽起吹泥尘,双目空回不见人。
天旋无穷走日月,青发能禁几回首。
儿呻妇叹冬复春,强欲笑歌难发口。
黄卷幽寻非贵嗜,藜床稳卧虽贫有。
二物长乖亦可怜,一生所得犹多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