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筑濒溪日掩门,琅玕万个似云屯。
玉箫吹彻天如水,钓艇归来月满村。
秋雨巳堪垂凤实,春风又见长龙孙。
野人自得沧洲趣,与世相违更莫论。
小筑濒溪日掩门,琅玕万个似云屯。
玉箫吹彻天如水,钓艇归来月满村。
秋雨巳堪垂凤实,春风又见长龙孙。
野人自得沧洲趣,与世相违更莫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的隐居生活画卷。首联“小筑濒溪日掩门,琅玕万个似云屯”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居所的环境,小屋靠近溪流,每日闭门自守,竹林密布,仿佛云朵聚集,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静谧氛围。
颔联“玉箫吹彻天如水,钓艇归来月满村”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宁静之美。玉箫声悠扬,如同清澈的水流,与天空融为一体;而当渔舟载着一天的收获归来时,月光洒满村落,增添了几分生活的温馨与诗意。
颈联“秋雨巳堪垂凤实,春风又见长龙孙”则通过自然界的季节变换,暗示生命的延续与成长。秋雨中,果实累累,象征丰收与希望;春风中,新芽茁壮成长,预示着新生与繁盛。
尾联“野人自得沧洲趣,与世相违更莫论”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作为“野人”,他从自然中找到了乐趣,与世俗相对立,不再去争论或计较,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隐居生活的深情赞颂,展现了诗人对宁静、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蔼蔼美周宅,樱繁春日斜。
一为洛下客,十见池上花。
烂熳岂无意,为君占年华。
风光饶此树,歌舞胜诸家。
失尽白头伴,长成红粉娃。
停杯两相顾,堪喜亦堪嗟。
众皆赏春色,君独怜春意。
春意竟如何,老夫知此味。
烛馀减夜漏,衾暖添朝睡。
恬和台上风,虚润池边地。
开迟花养艳,语懒莺含思。
似讶隔年斋,如劝迎春醉。
何日同宴游,心期二月二。
霜降山水清,王屋十月时。
石泉碧漾漾,岩树红离离。
朝为灵都游,暮有阳台期。
飘然世尘外,鸾鹤如可追。
忽念公程尽,复惭身力衰。
天坛在天半,欲上心迟迟。
尝闻此游者,隐客与损之。
各抱贵仙骨,俱非泥垢姿。
二人相顾言,彼此称男儿。
若不为松乔,即须作皋夔。
今果如其语,光彩双葳蕤。
一人佩金印,一人翳玉芝。
我来高其事,咏欢偶成诗。
为君题石上,欲使故山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