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驹过隙,万事成鞅掌。
自顾非此君,谁与共清赏?
百年驹过隙,万事成鞅掌。
自顾非此君,谁与共清赏?
这首诗以"百年驹过隙"开篇,形象地比喻人生短暂,如同白驹过隙般迅速流逝,暗示生命的脆弱和时间的无情。"万事成鞅掌"进一步强调世事纷繁,如同重担压在肩头,难以应对。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时光飞逝和个人渺小的感慨。
接着,诗人自问"自顾非此君",意思是说,自己并非超脱世俗之人,无法像隐逸之士那样悠然自得地欣赏清幽的景致。这流露出诗人内心对于无法摆脱尘世琐事的无奈和遗憾。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情感真挚,通过对比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繁杂,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人生价值的思考。张昱作为元末明初的文人,其诗作往往富有哲理,这首《竹居》也不例外。
莫言家具少于车,药裹衣囊自有馀。
老妇亲携三稚子,仙翁独玩一篇书。
羊牛相与趋新筑,鸡犬无因恋故庐。
到处山头有丹井,不知如此几迁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