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邸当良夜,观空在一庭。
月为片水白,云作断涯青。
砌合丛边露,墙过竹里萤。
北窗时偃卧,风起自泠泠。
客邸当良夜,观空在一庭。
月为片水白,云作断涯青。
砌合丛边露,墙过竹里萤。
北窗时偃卧,风起自泠泠。
这首明代诗人曹学佺的《署中对月》描绘了夜晚在寓所庭院中观赏月亮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月光比作清澈的水面,形象地展现了明亮的月色。"云作断涯青"则描绘了云彩在月光下显得青翠如边,增添了空间的层次感。接下来,诗人通过"砌合丛边露"和"墙过竹里萤",进一步描绘了月夜下的自然细节,露珠晶莹,萤火虫在竹林间闪烁,营造出静谧而生动的画面。
最后两句"北窗时偃卧,风起自泠泠",诗人借北窗独卧之景,表达了对月夜宁静的享受,以及微风吹过带来的清凉感觉。整首诗以月为中心,通过对环境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内心的闲适与淡泊,展现出明代文人雅士的月下情怀。
涨绿平堤,匀红缀树,东风吹上湖船。
见说芳期,峭寒不似今年。
玉梅随意闲开落,便春迟、春早谁怜。正嫣然。
桃艳朝霞,柳晕朝烟。
嫩睛初蜡游人屐,趁清明时节,金碧山川。
第一楼头,还胜第二桥边。
繁弦脆管西陵路,夕阳中、惊起鸥眠。卷珠帘。
暮雨归来,满耳啼鹃。
别久浑如梦。望江南、平安竹报,经年未捧。
问讯故人无恙否,莫更愁煎病拥。
渐猎猎、西风吹动。
两字加餐传尺素,怕薄寒、还向罗衣中。
须为我,好珍重。本来高格疏梅共。
认前身、冰心雪貌,瑶池仙种。
冬日松筠清见操,春草庭闱代奉。
待秋晚、黄花香送。
菊有芳兮兰有秀,况丹山、十里桐先种。
声激发,听雏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