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初晴宜唤渡。波绿鳞鳞,画舫应无数。
绮阁曲阑依旧否。烟云遥指平山路。
万字桥边红萼露。地滑靴尖,莫向阴浓处。
料峭轻寒知几许。东风不暖垂杨树。
梅雨初晴宜唤渡。波绿鳞鳞,画舫应无数。
绮阁曲阑依旧否。烟云遥指平山路。
万字桥边红萼露。地滑靴尖,莫向阴浓处。
料峭轻寒知几许。东风不暖垂杨树。
这首词描绘了江南梅雨过后初晴的景象,诗人以清新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湖上美景图。"梅雨初晴宜唤渡",点明了时令和氛围,雨后天晴,适宜乘船出行。"波绿鳞鳞,画舫应无数",水面泛起层层涟漪,众多装饰华丽的船只点缀其中,充满生机。
接下来,诗人将视线转向远方的绮阁曲阑,询问它们是否依然如旧,"绮阁曲阑依旧否",流露出对往昔记忆的怀念。"烟云遥指平山路",通过烟云缭绕的画面,暗示了通往山上的道路,也暗含着对友人赴约的期待。
"万字桥边红萼露",描绘了桥畔花朵在阳光下绽放的鲜艳色彩,而"地滑靴尖,莫向阴浓处"则提醒友人小心路滑,避开阴暗潮湿的地方,体现出对友人的关怀。
最后两句"料峭轻寒知几许。东风不暖垂杨树",以微寒的天气和未完全温暖的东风,渲染出一种淡淡的离别情绪,暗示了春天虽美,但仍有几分凉意,与友人分别之际,不禁让人感到一丝惆怅。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抒情,通过对湖上景色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友人赴约的期盼与离别的淡淡感伤,展现了清代词作的婉约之美。
六朝富僧藻,末宋始逃禅。
及尔操觚日,逢余瘗砚年。
曹溪一偈后,衣钵几人传。
琢叶妨元气,拈花合自然。
思超灵鹫表,格逸景龙前。
莫以文通拙,徒成怨别篇。
三过王园兴转新,为贪幽景岂关人。
苍苔印鹿尤堪赏,古树啼鸦也不嗔。
自有真山当北户,任他流水入西邻。
翻骄履道林中竹,总好还沾京洛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