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昭陵》
《昭陵》全文
明 / 黎邦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松楸郁郁锁崔嵬,寂寞春山帐殿开。

鸾辂恍从霄汉下,龙宫深注夜涛回。

虚疑银海群凫浴,无复瑶池八骏来。

六载垂衣歌圣泽,攀髯何限鼎湖哀。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昭陵的景象,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缅怀。

首联“松楸郁郁锁崔嵬,寂寞春山帐殿开”,以郁郁葱葱的松树和楸树环绕着高峻的山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重的氛围,暗示昭陵所在之地的庄严与肃穆。春山之上的帐殿,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

颔联“鸾辂恍从霄汉下,龙宫深注夜涛回”,运用了神话般的想象,将昭陵与天空、海洋相联系,鸾辂(帝王出行的车驾)似乎从天际降落,龙宫的波涛在夜晚回响,这种超凡脱俗的描绘,不仅增添了神秘色彩,也象征着历史人物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

颈联“虚疑银海群凫浴,无复瑶池八骏来”,通过比喻和对比,将昭陵与传说中的仙境相联系,银海中群凫的沐浴与瑶池八骏的缺席形成鲜明对比,既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也暗含了对其逝去的哀伤之情。

尾联“六载垂衣歌圣泽,攀髯何限鼎湖哀”,直接抒发了对昭陵主人的敬仰之情。六载垂衣,意味着长时间的统治,歌圣泽则表达了对这位君主德政的颂扬。攀髯何限,表达了对已逝者的深深思念,鼎湖哀则是对帝王去世的哀悼之情,整个尾联情感饱满,充满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与哀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昭陵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深情缅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情怀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黎邦琰
朝代:明

黎邦琰,一作邦炎。字君华,号岱舆。从化人。民表长子。明世宗嘉靖四十年(一五六一)举人,明穆宗隆庆五年(一五七一)进士。官临川知县,历仕江西右参政。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致仕归。有《旅中稿》、《南秀堂稿》。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清雍正《从化县新志》卷三有传。
猜你喜欢

哭舍弟东山十首·其八

娶妇虽成寡,传宗幸有儿。

向来三月仅,已是百年期。

婉娈仍多病,存亡恐未知。

我心逾第五,仓卒敢论私。

(0)

哭舍弟东山十首·其一

四海惟兄弟,三生忽梦魂。

乾坤身独在,肝腑义俱存。

割绝翻成恨,欢娱不是恩。

此情终类激,天意故难论。

(0)

徐亚卿原一六十二得双生戏柬一首

澄澄严江波,混混入东海。

双双出明珠,煌煌弄光彩。

声声识英物,表表见神采。

遥遥徐卿胄,衮衮灵源在。

茫茫堪舆间,物物任真宰。

奇奇睹兹事,啧啧争叹骇。

看看头角露,忽忽弦望改。

望望汤饼筵,徐徐欲安待。

(0)

送赵子良起病赴试

家居廛市胜于山,醉里逢人亦解颜。

真息动时常似病,习心忘后尽能閒。

姓名今入权衡内,踪迹终看宇宙间。

当日东莱知陆子,岂无秦镜到江关。

(0)

午日青原山同东廓师泉原山诸君再叠戊申韵

野寺春残花不逢,旧游麋鹿故相从。

佛身自对庭前柏,僧病犹鸣夜半钟。

解识樵夫从姓隐,欲酬客问觉言慵。

听经他日传开士,谁是今生脱骨龙。

(0)

洞中屡辱龙塘兄惠诗次韵奉酬

独眠深洞不知晓,屡递飞云似见君。

岂为风波曾试险,故寻麋鹿与为群。

因酬诗内莲花句,却掩窗前贝叶文。

笑谓奚童好归语,云间世外此从分。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