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楸郁郁锁崔嵬,寂寞春山帐殿开。
鸾辂恍从霄汉下,龙宫深注夜涛回。
虚疑银海群凫浴,无复瑶池八骏来。
六载垂衣歌圣泽,攀髯何限鼎湖哀。
松楸郁郁锁崔嵬,寂寞春山帐殿开。
鸾辂恍从霄汉下,龙宫深注夜涛回。
虚疑银海群凫浴,无复瑶池八骏来。
六载垂衣歌圣泽,攀髯何限鼎湖哀。
这首诗描绘了昭陵的景象,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缅怀。
首联“松楸郁郁锁崔嵬,寂寞春山帐殿开”,以郁郁葱葱的松树和楸树环绕着高峻的山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重的氛围,暗示昭陵所在之地的庄严与肃穆。春山之上的帐殿,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
颔联“鸾辂恍从霄汉下,龙宫深注夜涛回”,运用了神话般的想象,将昭陵与天空、海洋相联系,鸾辂(帝王出行的车驾)似乎从天际降落,龙宫的波涛在夜晚回响,这种超凡脱俗的描绘,不仅增添了神秘色彩,也象征着历史人物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
颈联“虚疑银海群凫浴,无复瑶池八骏来”,通过比喻和对比,将昭陵与传说中的仙境相联系,银海中群凫的沐浴与瑶池八骏的缺席形成鲜明对比,既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也暗含了对其逝去的哀伤之情。
尾联“六载垂衣歌圣泽,攀髯何限鼎湖哀”,直接抒发了对昭陵主人的敬仰之情。六载垂衣,意味着长时间的统治,歌圣泽则表达了对这位君主德政的颂扬。攀髯何限,表达了对已逝者的深深思念,鼎湖哀则是对帝王去世的哀悼之情,整个尾联情感饱满,充满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与哀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昭陵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深情缅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情怀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
澄澄严江波,混混入东海。
双双出明珠,煌煌弄光彩。
声声识英物,表表见神采。
遥遥徐卿胄,衮衮灵源在。
茫茫堪舆间,物物任真宰。
奇奇睹兹事,啧啧争叹骇。
看看头角露,忽忽弦望改。
望望汤饼筵,徐徐欲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