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萝山中有茅屋,土墙蛎径幽人筑。
春来屋内屋外花,客坐前山后山竹。
盎头良酝开数升,架上素书闲一束。
落落乾坤觉汝贤,箨冠萝服望如仙。
正逢渭叟投竿日,应见希夷大笑年。
青萝山中有茅屋,土墙蛎径幽人筑。
春来屋内屋外花,客坐前山后山竹。
盎头良酝开数升,架上素书闲一束。
落落乾坤觉汝贤,箨冠萝服望如仙。
正逢渭叟投竿日,应见希夷大笑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宁静画卷。首句“青萝山中有茅屋”,点明了地点,一座隐藏在青萝山中的茅草屋,充满了自然与隐居的氛围。接着,“土墙蛎径幽人筑”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主人的隐士形象。
“春来屋内屋外花,客坐前山后山竹”两句,通过季节的变化和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屋内外的生机与和谐,同时也暗示了主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春天到来,屋内外鲜花盛开,客人可以坐在前山后山的竹林中,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
“盎头良酝开数升,架上素书闲一束”则描绘了主人的生活情趣。几升好酒,一本古籍,既体现了物质上的满足,也展现了精神上的追求。这不仅是一份对生活的热爱,更是一种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落落乾坤觉汝贤,箨冠萝服望如仙”是对主人品德与形象的高度评价。诗人认为主人如同天地间的一位贤者,穿着竹叶制成的帽子和以藤蔓编织的衣服,仿佛是仙人一般超凡脱俗。
最后,“正逢渭叟投竿日,应见希夷大笑年”以渭叟(古代隐士)投竿垂钓为喻,表达了对主人生活状态的羡慕与向往。这里不仅有对隐逸生活的赞美,也有对真正自由与快乐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和对隐士人格的崇敬。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描绘隐逸生活佳作之一。
高牙拂云车带雨,清晓西州气成雾。
玉麟堂上少文书,白鹭亭前多杖屦。
古来此地一都会,城郭楼台尽非故。
落日曚昽江北山,断烟髣髴新亭路。
神州岂但夷甫责,西风更有元规污。
是中端的得长城,正自不能堪短簿。
戏马频从九日游,南楼许共诸君住。
眼前突兀坡老碑,醉里吟哦谪仙句。
只今蕙帐怨猿鹤,想见齐盟忆鸥鹭。
淮南四月蚕麦熟,宫阙山河烦卧护。
了知此意诚能驯,未许寻公遂初赋。
坡去二百载,尚有遗爱留。
孤山领众客,三圄无一囚。
吴尹学问人,刀笔盖所羞。
惓惓民隐瘼,不翅己戚休。
大意师长公,尚德贱智谋。
谈文及谈政,俪美襄与脩。
来南百虑拙,所得惟幽寻。
矧余玉雪友,共此丘壑心。
江亭俯虚旷,穴室穷邃深。
是时薄雨收,白霭笼青岑。
弃筇追野步,却扇开风襟。
炎方岂必好,差远鼙鼓音。
且愿海道清,莫问神州沉。
徘徊惜景短,留滞畏老侵。
昨游感莺哢,今至闻蝉吟。
常恐官事絷,佳日妨登临。
譬如逃学儿,汲汲贪寸阴。
何因释胶扰,把臂偕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