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宽闲,锄浩渺。船舣水村悄。
非雾非烟,生气覆瑶草。
蒙茸数亩春阴,梦魂落寞,知踏碎、梨花多少。
听孤啸。山浅种玉人归,缥缈度晴峭。
鹤下芝田,五色散微照。
笑他隔浦谁家,半江疏雨,空吟断、一犁清晓。
占宽闲,锄浩渺。船舣水村悄。
非雾非烟,生气覆瑶草。
蒙茸数亩春阴,梦魂落寞,知踏碎、梨花多少。
听孤啸。山浅种玉人归,缥缈度晴峭。
鹤下芝田,五色散微照。
笑他隔浦谁家,半江疏雨,空吟断、一犁清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迷离的春日田园景象。开篇“占宽闲,锄浩渺”表明农人在悠闲的时光里从事着平凡却充满诗意的劳作,锄地准备来年之用。这不仅是对农业生活的描绘,也寄寓了诗人对平和安宁生活的向往。
“船舣水村悄”则描写了一种静谧无声的水乡景色,那里的船只似乎在轻柔地划过,水边的村庄也沉浸于一种不为外界所扰的宁静中。
“非雾非烟,生气覆瑶草”这两句则更深入地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这里并没有明显的雾或烟,却有一种自然而然的生命力在涌动,这股生气像是轻柔地抚摸着那被早晨露水滋润的瑶草,给人一种清新脱俗之感。
“蒙茸数亩春阴”则是对春天阴霾天气下田园景色的描写。诗人通过这种朦胧的春阴,表现了对于农事的关注和期待,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春日里的惆怅与孤独。
“梦魂落寞,知踏碎、梨花多少”则是一种深情的抒发。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梦魂落寞意味着心灵上的寂寞,而梨花的踪迹让人不禁思索其盛衰,显露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美景难留的无奈与哀愁。
“听孤啸”则是一种对自然之声的聆听,这里的“啸”字包含了一种清高而又带有一丝凄凉的声音,是一种只有在寂静中才能捕捉到的声音,增添了整体诗意的深远和空旷。
“山浅种玉人归”则描绘了一幅山野归来的人物景象。这里的“浅”字用得甚妙,既形容了山势的平缓,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家园的向往与温暖之感。而“种玉”二字,则给人一种美好的预兆。
“缥缈度晴峭”则是对天气变化和时间流转的一种描写。诗中所用的“缥缈”一词,既形容了云雾的缠绵,也表达了一种难以捉摸的情感状态,而“晴峭”二字,则让人想象到山峦在晴朗天气下的清晰轮廓。
“鹤下芝田,五色散微照”则是一幅仙境般的景象。白鹤降临,带来了吉祥与神秘,而“芝田”的出现,则增加了一种仙草赋予的神奇色彩。“五色散微照”更是对这种超凡脱俗之境的精妙描绘,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幻境中。
最后,“笑他隔浦谁家,半江疏雨,空吟断、一犁清晓”则是一种深远而又带有一丝孤寂的情感表达。诗人在这里通过对隔浦之家的轻笑,以及对半江细雨的描写,表现了对于世间美好却又难以触及的无奈。而“空吟断、一犁清晓”则让人联想到诗人独自一人,在清晨的寂静中,以诗歌来抒发心中的情感,这里的“一犁”更是增添了一种孤独而又坚持的意象。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切体悟,以及对于生命流逝和美好难留的无奈与哀愁。整体诗歌以其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著称,是一幅充满了中国古典诗词特有的意象美和哲思美的画卷。
年芳已远,凉夏疏疏雨。
菊占此时开,背佳期、清秋何处。
滴成金豆,弹破栗文圆,临水槛,倚风亭,全胜东篱暮。
茱萸未结,谁是多情侣。
菖叶与葵花,也相饶、也□羞妒。
主人著意,何必念登高,浮酒面,解烦襟,消尽当筵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