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客无清伴,高僧住别村。
空山卓锡影,断石系舟痕。
风细松生籁,沙虚竹走根。
小亭閒坐久,落日啸孤猿。
独客无清伴,高僧住别村。
空山卓锡影,断石系舟痕。
风细松生籁,沙虚竹走根。
小亭閒坐久,落日啸孤猿。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的《神山寺访僧》,描绘了作者独自一人造访深山古寺的场景。首句“独客无清伴”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没有同伴相随;“高僧住别村”则点出访僧的目的地——偏远的村庄。接下来的两句“空山卓锡影,断石系舟痕”,通过“空山”、“卓锡影”和“断石”等意象,展现了山中寂静与僧人生活的简朴,以及诗人来访时的踪迹。
“风细松生籁,沙虚竹走根”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宁静,微风吹过松林发出自然的声音,沙滩上的竹子根部在风中摇曳,动静结合,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氛围。最后,“小亭閒坐久,落日啸孤猿”以诗人长久地坐在小亭中,夕阳西下时听到孤独的猿鸣作结,寓情于景,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禅意的沉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寺的幽静和诗人的心境,展现出古代文人士大夫在访僧过程中寻求心灵寄托的意境。
怀玉湫龙懒心性,六月困眠祈未醒。
广文偶来亦同病,买田施食慇勤请。
谁知领县春风边,嗔蛟怒鳄腥熏天。
须君一念晴雨若,遮莫雇僧输俸钱。
晨兴诣曹参使驿,传呼趋庭头颈屈。
退归阖户胥吏玩,过门掉臂不入室。
宅舍空荒转颓漏,驺仆蓝缕常寒乞。
此堂岂可更超然,乍可鞅掌中怫郁。
每怜庄周齐物论,遣词旷荡违经律。
独称松柏受正命,舜何人哉尽伦匹。
萍实浮沉江汉远,剑气腾掷牛斗出。
招徕凤麟已悠缓,琢磨圭璧强坚密。
檐擎自贵竭人力,起倒相因废天质。
古今问学满天下,分寸毫釐难细诘。
以兹凛凛观万事,口不敢言心自失。
今朝幸续省仓米,且以糜煎饱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