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贫居自述·其十七》
《贫居自述·其十七》全文
明 / 李孔修   形式: 七言律诗

人物须观未济中,居贫能乐是豪雄。

编桥截竹通幽处,补屋添茅到几重。

花鸟未应嫌潦倒,溪山且莫笑龙钟。

人问影响刚参破,眼孔年来渐渐空。

(0)
鉴赏

此诗《贫居自述(其十七)》由明代诗人李孔修所作,通过描绘贫居生活中的乐观与坚韧,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首联“人物须观未济中,居贫能乐是豪雄。”开篇即点明主题,认为在人生的未完成阶段,即使处于贫困之中,也能保持乐观的心态,这才是真正的豪杰。这里以“未济”比喻人生尚未完全实现的目标或理想,强调了在追求过程中保持积极态度的重要性。

颔联“编桥截竹通幽处,补屋添茅到几重。”进一步描绘了贫居生活的场景。诗人通过编织桥梁、截取竹子开辟道路,以及修补房屋、添加茅草来改善居住环境,展现了他在困境中寻求解决之道的智慧和努力。这一联不仅描绘了物质上的改善,更体现了精神上的坚韧与创新。

颈联“花鸟未应嫌潦倒,溪山且莫笑龙钟。”转而从自然界的视角出发,以花鸟和溪山为喻,表达了对贫居生活的理解与接纳。花鸟不因主人的潦倒而嫌弃,溪山也不因主人的年迈而嘲笑,暗示了自然界对人类境遇的宽容与和谐共存的态度。

尾联“人问影响刚参破,眼孔年来渐渐空。”最后,诗人通过他人之问引出自己的感悟:在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后,他参透了世事的无常与自我内心的空灵。这里的“眼孔渐渐空”,既是对个人心境变化的描述,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表明了诗人超越物质层面,达到了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贫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和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面对逆境时的乐观态度、坚韧精神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孔修
朝代:明

明广东顺德人,居广州,字子长,号抱真子。陈献章弟子。好读书,尤精《周易》。擅诗画,工书法。家贫,犹不肯投合于时。二十年不入城市。
猜你喜欢

禽言九首·其五

泥滑滑,不可行。雨潇潇,日欲暝。

劝君莫行君不听,猛虎山前啸一声。

傍人见此心胆惊,而我为君双泪并。

君兮君兮,待尔七尺之躯何太轻。

(0)

辛未季秋奉使出居庸关用杜工部晓发公安韵

山城月冷鸡声早,石磴霜寒马度迟。

残戍凄凉兵战后,上林迢递雁来时。

三边去路无穷尽,万里归心未有期。

望断飞云亲舍外,寥寥孤剑欲何之。

(0)

送四会颜大尹之京

郎官古所重,岂与允品同。

出宰应列宿,施泽苏疲癃。

颜侯忠厚姿,珊瑚照冰壑。

花县官九年,瑶琴伴孤鹤。

颓波久已逝,砥柱谁之功。

绥城日弦诵,薄俗还淳风。

驾言青云去,攀辕不能住。

双舄忽淩空,离情满江树。

(0)

灞桥诗思

同云密布雪花飘,策杖殷勤过灞桥。

得句也知肩屡耸,成章应觉兴偏饶。

不才自信明君弃,多病宁烦故友招。

太守亭中留伟貌,至今名誉尚遥遥。

(0)

水云卷

羽客翛然物外心,名山胜境恣幽寻。

何年跨鹤来溟海,此日囊琴别盍簪。

千里水云闲笑傲,半生落魄任浮沉。

还丹九转功成日,飞渡蓬瀛看浅深。

(0)

双旻隐居图

双旻山下楚溪东,乔木森森翠作丛。

石径萦纡苍藓合,茅堂隐映白云封。

过庭诗礼传三叶,奕世衣冠近九重。

京国披图频想像,膏车何日许相从。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