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人食梅不待酸,只须豆样荐金盘。
若教青子亭中坐,看有何人不整冠?
杭人食梅不待酸,只须豆样荐金盘。
若教青子亭中坐,看有何人不整冠?
这首诗描绘了杭州人对梅子的独特品味,以及在青子亭中品尝梅子时的雅致情景。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与反问的手法,展现了人们对美味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杭人食梅不待酸”,开篇即点出杭州人对梅子的喜爱,他们无需等待梅子自然酸涩,而是以豆粒般大小的梅子点缀于金盘之中,享受其独特的风味。“豆样”二字形象生动,既表现了梅子的大小,也暗示了其精致可口。
“荐金盘”则进一步强调了梅子作为美食的珍贵与高雅,金盘的使用更增添了食物的华贵感,体现了杭州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若教青子亭中坐,看有何人不整冠?”最后两句通过假设情境,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青子亭,作为品尝梅子的地点,本身就充满了文人雅士的气息。诗人在这里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品尝梅子,会有谁不被吸引,不由自主地整理衣冠,展现出对美好事物的尊重与欣赏呢?这不仅表达了对梅子美味的赞美,也反映了对优雅生活态度的推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杭州人独特饮食习惯的描绘,以及对青子亭这一特定场景的渲染,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化中对美食、雅趣与生活美学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瞻彼杏树林,婀娜荫西园。
活人固不少,种者亦何繁。
东风吐高花,绚若彤霞鲜。
丹房林下搆,药壶市中悬。
晨兴阅芳景,畅情澹忘还。
素心寡外慕,所以常悠然。
君子乐闻善,赋颂累百篇。
三世谅所重,五株奚足言。
杏林有荣谢,令德无时愆。
穆书失政和,猎鼓疑宇文。
峄山会稽书,摹勒非其真。
兹碑立榛莽,缺画鬼所扪。
迩来碧霞宫,复遭野火燔。
岂其坑儒魂,来报焚书冤。
阿房三月灰,余焰犹复然。
我言嬴秦罪,在废籀古文。
改篆而篆亡,毁经而经尊。
几令周孔字,禁抑不得传。
非有叔重功,六义无渊原。
堂堂李丞相,独著《仓颉篇》。
奉诏写石旁,下笔整不偏。
斥弃徒隶文,程邈讵敢干。
法家尚刻削,此迹何真淳。
试读《逐客书》,后愚而前贤。
观其遘时屯,变本亦可怜。
眇然访遗本,落落区宇间。
爱此匪恤私,持赠友意殷。
人身不及纸,完好无百年。
楚人得失弓,达者忘其人。
题名傥留世,何必归子孙。
《李斯泰山石刻题后》【清·孙星衍】穆书失政和,猎鼓疑宇文。峄山会稽书,摹勒非其真。兹碑立榛莽,缺画鬼所扪。迩来碧霞宫,复遭野火燔。岂其坑儒魂,来报焚书冤。阿房三月灰,余焰犹复然。我言嬴秦罪,在废籀古文。改篆而篆亡,毁经而经尊。几令周孔字,禁抑不得传。非有叔重功,六义无渊原。堂堂李丞相,独著《仓颉篇》。奉诏写石旁,下笔整不偏。斥弃徒隶文,程邈讵敢干。法家尚刻削,此迹何真淳。试读《逐客书》,后愚而前贤。观其遘时屯,变本亦可怜。眇然访遗本,落落区宇间。爱此匪恤私,持赠友意殷。人身不及纸,完好无百年。楚人得失弓,达者忘其人。题名傥留世,何必归子孙。
https://shici.929r.com/shici/h3ebn.html
玉露零阶叶飘井,巢燕差池去无影。
别路三千紫塞长,秋风一夜乌衣冷。
可怜欲别更徘徊,暮气繁华眼倦开。
易主楼台常似梦,依人心事总如灰。
珠帘十二斜阳下,凄凉几阅流红卸。
昔日抛花散绮筵,此时掠草辞歌榭。
海国回头雾百重,可应魂恋旧房栊。
玉京臂冷红丝断,神女钗归锦合空。
亦有江南未归客,年年社日曾相识。
故家子弟半飘零,芦花满地头俱白。
朱雀航边伴侣稀,郁金堂上故巢非。
抛残一样新团扇,辛苦三春旧舞衣。
感恩几辈同关盼,忍待明年更相见。
一任泥抛落月梁,那堪门掩无人院。
伯劳东去雁南来,百遍相呼誓不回。
天空自有低飞处,不是同心莫浪猜。
《归燕曲》【清·黄景仁】玉露零阶叶飘井,巢燕差池去无影。别路三千紫塞长,秋风一夜乌衣冷。可怜欲别更徘徊,暮气繁华眼倦开。易主楼台常似梦,依人心事总如灰。珠帘十二斜阳下,凄凉几阅流红卸。昔日抛花散绮筵,此时掠草辞歌榭。海国回头雾百重,可应魂恋旧房栊。玉京臂冷红丝断,神女钗归锦合空。亦有江南未归客,年年社日曾相识。故家子弟半飘零,芦花满地头俱白。朱雀航边伴侣稀,郁金堂上故巢非。抛残一样新团扇,辛苦三春旧舞衣。感恩几辈同关盼,忍待明年更相见。一任泥抛落月梁,那堪门掩无人院。伯劳东去雁南来,百遍相呼誓不回。天空自有低飞处,不是同心莫浪猜。
https://shici.929r.com/shici/dexlglqR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