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为陈弘道题十一首·其四青子亭》
《为陈弘道题十一首·其四青子亭》全文
明 / 朱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杭人食梅不待酸,只须豆样荐金盘。

若教青子亭中坐,看有何人不整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杭州人对梅子的独特品味,以及在青子亭中品尝梅子时的雅致情景。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与反问的手法,展现了人们对美味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杭人食梅不待酸”,开篇即点出杭州人对梅子的喜爱,他们无需等待梅子自然酸涩,而是以豆粒般大小的梅子点缀于金盘之中,享受其独特的风味。“豆样”二字形象生动,既表现了梅子的大小,也暗示了其精致可口。

“荐金盘”则进一步强调了梅子作为美食的珍贵与高雅,金盘的使用更增添了食物的华贵感,体现了杭州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若教青子亭中坐,看有何人不整冠?”最后两句通过假设情境,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青子亭,作为品尝梅子的地点,本身就充满了文人雅士的气息。诗人在这里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品尝梅子,会有谁不被吸引,不由自主地整理衣冠,展现出对美好事物的尊重与欣赏呢?这不仅表达了对梅子美味的赞美,也反映了对优雅生活态度的推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杭州人独特饮食习惯的描绘,以及对青子亭这一特定场景的渲染,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化中对美食、雅趣与生活美学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作者介绍

朱升
朝代:宋   籍贯:江宁(今江苏南京)

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进士(《景定建康志》卷三二)
猜你喜欢

南歌子

日薄花房绽,风和麦浪轻。夜来微雨洗郊坰。

正是一年春好、近清明。已改煎茶火,犹调入粥饧。

使君高会有馀清。此乐无声无味、最难名。

(0)

杏林诗为医士张宗正赋

瞻彼杏树林,婀娜荫西园。

活人固不少,种者亦何繁。

东风吐高花,绚若彤霞鲜。

丹房林下搆,药壶市中悬。

晨兴阅芳景,畅情澹忘还。

素心寡外慕,所以常悠然。

君子乐闻善,赋颂累百篇。

三世谅所重,五株奚足言。

杏林有荣谢,令德无时愆。

(0)

题顾超秋山无尽图

行尽秋山路几重,故山回首白云封。

阿超知我归心急,为画江南千万峰。

(0)

李斯泰山石刻题后

穆书失政和,猎鼓疑宇文。

峄山会稽书,摹勒非其真。

兹碑立榛莽,缺画鬼所扪。

迩来碧霞宫,复遭野火燔。

岂其坑儒魂,来报焚书冤。

阿房三月灰,余焰犹复然。

我言嬴秦罪,在废籀古文。

改篆而篆亡,毁经而经尊。

几令周孔字,禁抑不得传。

非有叔重功,六义无渊原。

堂堂李丞相,独著《仓颉篇》。

奉诏写石旁,下笔整不偏。

斥弃徒隶文,程邈讵敢干。

法家尚刻削,此迹何真淳。

试读《逐客书》,后愚而前贤。

观其遘时屯,变本亦可怜。

眇然访遗本,落落区宇间。

爱此匪恤私,持赠友意殷。

人身不及纸,完好无百年。

楚人得失弓,达者忘其人。

题名傥留世,何必归子孙。

(0)

归燕曲

玉露零阶叶飘井,巢燕差池去无影。

别路三千紫塞长,秋风一夜乌衣冷。

可怜欲别更徘徊,暮气繁华眼倦开。

易主楼台常似梦,依人心事总如灰。

珠帘十二斜阳下,凄凉几阅流红卸。

昔日抛花散绮筵,此时掠草辞歌榭。

海国回头雾百重,可应魂恋旧房栊。

玉京臂冷红丝断,神女钗归锦合空。

亦有江南未归客,年年社日曾相识。

故家子弟半飘零,芦花满地头俱白。

朱雀航边伴侣稀,郁金堂上故巢非。

抛残一样新团扇,辛苦三春旧舞衣。

感恩几辈同关盼,忍待明年更相见。

一任泥抛落月梁,那堪门掩无人院。

伯劳东去雁南来,百遍相呼誓不回。

天空自有低飞处,不是同心莫浪猜。

(0)

题画·其七

谷口闲闲云气收,松杉高下自成丘。

草堂且喜终南外,束帛无劳任白头。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