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薄花房绽,风和麦浪轻。夜来微雨洗郊坰。
正是一年春好、近清明。已改煎茶火,犹调入粥饧。
使君高会有馀清。此乐无声无味、最难名。
日薄花房绽,风和麦浪轻。夜来微雨洗郊坰。
正是一年春好、近清明。已改煎茶火,犹调入粥饧。
使君高会有馀清。此乐无声无味、最难名。
这首《南歌子》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描绘了春天的田园景象与日常生活中的闲适乐趣。"日薄花房绽"写出了春日阳光透过花朵,花瓣微微张开的景象,富有生机。"风和麦浪轻"则展现了微风轻拂下麦田波浪般的摇曳,象征着丰收的希望。
"夜来微雨洗郊坰"描绘了夜晚小雨过后,郊外田野清新宜人的画面,为清明节的到来增添了诗意。"正是一年春好、近清明"点明了时节,表达出对春天的喜爱和清明节的临近。
接下来的两句"已改煎茶火,犹调入粥饧"描述了煮茶和熬粥的生活细节,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享受。"使君高会有馀清"暗指主人的热情好客和聚会的雅致,而"此乐无声无味、最难名"则是对这种宁静、淡泊之乐的极高评价,认为这种快乐难以用言语形容,深藏于内心。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日常生活的乐趣,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深深热爱,以及对高尚情操的追求。
玉垒山前风雪夜,锦官城外别离魂。
信陵公子如相问,长向夷门感旧恩。
杏花榆荚晓风前,云际离离上峡船。
江转数程淹驿骑,楚曾三户少人烟。
看春又过清明节,算老重经癸巳年。
幸得柱山当郡舍,在朝长咏卜居篇。
秦客何年驻,仙源此地深。
还随蹑凫骑,来访驭风襟。
院闭青霞入,松高老鹤寻。
犹疑隐形坐,敢起窃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