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苍供奉内廷日,选壁令图不解珍。
今率装池更题句,从来当面失其人。
宗苍供奉内廷日,选壁令图不解珍。
今率装池更题句,从来当面失其人。
此诗出自清朝乾隆皇帝之手,名为《戏题张宗苍松阴清话图》。诗中以戏谑的口吻,对张宗苍的松阴清话图进行了点评。
首句“宗苍供奉内廷日”,描绘了张宗苍在宫廷中的身份和地位,作为供奉,他应当是宫廷艺术的佼佼者。然而,次句“选壁令图不解珍”则讽刺地指出,尽管他的作品被精心挑选并布置在显眼位置,却未能真正得到应有的珍视或认可。
接着,“今率装池更题句”一句,似乎是在说现在(即诗人自己)重新装裱了这幅画,并且添加了自己的题字。这不仅是一种对原作的再解读,也暗含着对原作者未能充分表达自己意图的遗憾。
最后一句“从来当面失其人”,则表达了对张宗苍未能在作品中完全展现自我才华的惋惜。这句话既是对张宗苍的间接批评,也是对艺术创作中个人表达与外界理解之间存在鸿沟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戏谑的笔调,既展现了对艺术作品的独到见解,也反映了对艺术家创作过程及其作品社会接受度的深刻思考。
怅伊人隔浦,才镜里,又眉边。
忆春水长安,轻帆天际,梦断寒烟。
腰围那禁瘦损,拥重衾、羞道夜如年。
痴望闲云漠漠,懒窥素魄娟娟。灯前。顾影生怜。
千万语,写云笺。看疏柳低阑,黄花绕砌,此意绵绵。
欲解相思无计,趁青山、红树放归船。
私定行期三五,与他明月同圆。
绿柳梳风,红莲坠粉,泛秋同上游船。
曾几何时,西风暗换流年。
销金多少繁华梦,倚斜阳、脉脉偷怜。
感苍茫、菱叶萍花,摇荡湖烟。
南朝宫殿无寻处,但愁凝松柏,梦阻山川。
燕燕莺莺,而今知在谁边。
笙歌枨触天涯恨,对金樽、赢得无眠。
更禁它、冷雨冬青,啼苦春鹃。
小院春寒冽。又无端、过了清明,断肠时节。
剪纸招魂招不得,路黑关山影灭。
但只有、愁心凝结。
五载离情空缱绻,苦而今、踪迹成鸿雪。
歌宛转,复呜咽。林中杜宇应啼血。
看天边、月缺犹圆,几曾长缺。
命薄蛾眉千古恨,旧事何堪重说。
化梦里、双飞胡蝶。
一霎光阴如露电,愿黄泉、碧落休言别。
生已负,死同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