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延平祠怀古》
《延平祠怀古》全文
清 / 陈凤昌   形式: 古风

群龙涸死鳄鱼生,瀛海波涛日夜鸣。

两岛提封同黑痣,廿年正朔奉朱明。

勤王独奋争天力,事父终羞干蛊名。

试问奇男元库库,何如当日郑延平。

据浙都闽迹渺然,中兴事业委荒烟。

沉沙欲折周郎戟,断水难投战士鞭。

北向称兵天不共,东来辟国地孤悬。

孝陵风雨生秋草,未许遗臣荐豆笾。

(0)
鉴赏

这首诗以延平祠怀古为主题,通过对比群龙涸死与鳄鱼新生的景象,以及瀛海波涛日夜的鸣响,营造出一种历史沧桑感。诗人将两岛比作同黑痣,象征着某种紧密相连却又饱经风霜的关系,而“廿年正朔奉朱明”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对明朝的忠诚。

“勤王独奋争天力,事父终羞干蛊名”,表达了对忠孝节义的推崇,强调个人在国家危难时刻的担当与牺牲精神。诗人接着提出疑问,“何如当日郑延平”,将郑成功(延平王)作为历史上的英雄典范,引出对当下或前人功业的反思。

后半部分转向对历史遗迹的感慨,浙都闽迹的渺然,中兴事业的委于荒烟,沉沙折戟,断水难投,描绘出历史的变迁与英雄事迹的消逝。北向称兵天不共,东来辟国地孤悬,反映了对战争与国策的批判,以及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思考。

最后,“孝陵风雨生秋草,未许遗臣荐豆笾”,以孝陵的风雨和秋草为背景,寄托了对先贤的怀念与哀思,同时也暗含了对后世子孙未能继续光大先辈伟业的遗憾。整首诗情感深沉,借古讽今,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忠孝、理想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陈凤昌
朝代:清

陈凤昌(1865~1906),字鞫谱,又字卜五,号小愚。台湾台南人,原籍福建南安,七岁随父来台。性豪放好学,三十岁始为廪生。乙未之役,曾联络族人吁刘永福领帅守台。而吴彭年殉难八卦山,甚壮之,洒酒为文以祭,有「君为雄鬼,仆作懦夫」之语。越数年,亲负吴彭年骨归葬广东,并以百金寿其母,闻者义之。割台后,见事不可为,乃幽居于家,每眷怀时局,悲愤难抑,辄呼酒命醉。时与连横、胡殿鹏等相互对饮,抗论古今事,盘桓于残山剩水之中,凭吊遗迹。其诗才情敏妙,托兴深微,悲忧穷蹙,感发于心。著有《拾唾》四卷、《小愚斋诗稿》一卷。
猜你喜欢

天津

天津城下水浮天,海口东来万里烟。

遥见帆樯云外落,却疑日月镜中悬。

鹤巢不避波涛险,蜃阁常依岛屿连。

愧是乘槎银汉客,几回吟望斗牛边。

(0)

春日登城有感

凭高独立午风轻,望入平湖眼更明。

白鸟影边阳羡树,青山堆外阖闾城。

楼台霁色千家日,杨柳春声几处莺。

满眼故人零落尽,野花芳草不胜情。

(0)

十八里桥

野外官桥断,溪边绿树层。

人家多酒市,风俗但鱼罾。

问渡争编竹,听歌杂采菱。

晚来飞雨过,半湿夜船灯。

(0)

送友人

郭外溪边寺,年来两送行。

攀条犹在眼,落叶已无声。

忆昔春山色,能轻故国情。

好将诗酒约,归问鲁诸生。

(0)

土燕

利嘴穿虚壤,卑栖足自支。

晚归先认穴,春哺亦知时。

避隼栖林莽,随虫掠水湄。

画梁原不爱,于世更何疑。

(0)

吴中客

吴花吴草愁春烟,茫茫白日迷青天。

天涯有客不归去,水流肠断春江前。

春江水流不复返,明日客归犹未晚。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