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柳梳风,红莲坠粉,泛秋同上游船。
曾几何时,西风暗换流年。
销金多少繁华梦,倚斜阳、脉脉偷怜。
感苍茫、菱叶萍花,摇荡湖烟。
南朝宫殿无寻处,但愁凝松柏,梦阻山川。
燕燕莺莺,而今知在谁边。
笙歌枨触天涯恨,对金樽、赢得无眠。
更禁它、冷雨冬青,啼苦春鹃。
绿柳梳风,红莲坠粉,泛秋同上游船。
曾几何时,西风暗换流年。
销金多少繁华梦,倚斜阳、脉脉偷怜。
感苍茫、菱叶萍花,摇荡湖烟。
南朝宫殿无寻处,但愁凝松柏,梦阻山川。
燕燕莺莺,而今知在谁边。
笙歌枨触天涯恨,对金樽、赢得无眠。
更禁它、冷雨冬青,啼苦春鹃。
这首清代词作《高阳台·和秋日泛舟湖上,用玉田《春感》韵》由屈蕙纕所作,描绘了秋天泛舟湖上的景色以及词人对往昔繁华与人事变迁的感慨。开篇以“绿柳梳风,红莲坠粉”形象地展现了秋日湖面的生机与艳丽,与游船一同荡漾,唤起人们对过去的回忆。接着,“西风暗换流年”暗示时光流转,曾经的美好已随秋风逝去。
词人感叹“销金多少繁华梦”,倚着夕阳,心中充满对昔日荣华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寂寥。“感苍茫、菱叶萍花,摇荡湖烟”进一步渲染出湖面的迷茫与凄迷,反映出词人内心的苍凉。接下来,词人将视线投向历史,南朝宫殿已无处可觅,只有松柏和山川见证了岁月的流转,而那些曾经的燕燕莺莺,如今又在何方呢?
词的后半部分转入更深沉的情感抒发,笙歌触动了天涯之恨,词人面对金樽,却只能借酒浇愁,难以入眠。最后,词人甚至担心冬青在冷雨中哭泣,春鹃啼苦,增添了悲凉的氛围。整首词通过秋日湖景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世事无常、人生沧桑的深深感慨。
胡公起三晋,才如山河雄。
弊裘走上都,气压洛与嵩。
岂无济时策,入对明光宫。
战尘一飘荡,双影随疏蓬。
虎符静为治,使节凛生风。
所出毫末耳,照眼惊儿童。
朅来堕闲冷,玉匣藏霜锋。
忽买巫峡舟,飘飘指吴中。
遥知迁擢近,黼座思夔龙。
他时卧华省,清梦来巴邛。
万里峨眉夜夜月,千秋巫峡朝朝云。
诗句丹青共摹写,笔端三昧要平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