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道行今古,渊源妙莫穷。
百川虽若曲,大海必皆通。
酬酢几千变,周流共一中。
问津非断港,无水不归东。
洙泗源尤正,河汾派亦同。
纵横嗟末学,滥说未为雄。
直道行今古,渊源妙莫穷。
百川虽若曲,大海必皆通。
酬酢几千变,周流共一中。
问津非断港,无水不归东。
洙泗源尤正,河汾派亦同。
纵横嗟末学,滥说未为雄。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名为《川曲通诸海》。诗中以“川曲”象征人生道路的曲折与复杂,但最终都汇聚于“大海”,寓意着无论经历多少困难与挑战,最终都能达到目标或实现理想。诗中运用了自然界的河流比喻人生的历程,强调了无论道路如何曲折,只要坚持前行,终将到达目的地。
“直道行今古,渊源妙莫穷。”开篇即点明了人生道路的深远和复杂,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都在探寻着自己的道路,而这条道路的源头深不可测,充满了奥秘。
“百川虽若曲,大海必皆通。”接着描述了虽然每条河流的路径看似曲折蜿蜒,但最终都会汇入大海,象征着无论个人的追求多么艰难曲折,最终都能找到归宿。
“酬酢几千变,周流共一中。”这一句进一步阐述了人生道路上的变化多端,但最终都能在内心深处找到统一的和谐与平衡。
“问津非断港,无水不归东。”通过询问渡口是否断绝,强调了无论遇到何种阻碍,最终都能找到前进的道路,所有的水流最终都会流向东方的大海。
“洙泗源尤正,河汾派亦同。”这里引用了洙泗(孔子讲学之地)和河汾(黄河汾河)的典故,强调了这些源头的正统性和共同性,象征着不同文化、思想的根源都是相通的。
“纵横嗟末学,滥说未为雄。”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末流学问的感慨,认为那些泛泛之谈并不能成为真正的权威,强调了深入理解和全面探索的重要性。
整首诗以自然界的河流为喻,深刻地探讨了人生道路的曲折与归宿,以及不同文化、思想之间的联系与统一,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见解。
城与银河接。正新秋、千门碧瓦,万重晴雪。
薄宦京华愁不了,聊唱新词数阕。
还卸取、玉簪偷节。
曲犯梁州偏入破,劈关河、几阵风骚屑。
英雄恨,甚时歇。襄樊军鼓鸣金铁。
问当年、周郎战垒,沙沈戟折。
一自幽兰零落后,只剩湘潭愁客。
笑乞米、频劳书帖。
稍待酒香篱菊放,尽生平、细共先生说。
恐又惹,唾壶缺。
戍鼓城楼发。问客里、冰轮照我,几番圆阙。
一片银河天外落,光映千门如雪。
总则是、汉宫明月。
试上麒麟枯冢望,问谁人红粉谁黄发。
风乍吼,青蘋末。应侯有胁凭他折。
但歌罢、仰天裂眼,识卿何物。
穷矣男儿方失路,复壁谁藏英杰。
拚潦倒、身名灰灭。
细听秋林都飒飒,只沙场断镞阴燐血。
良太苦,竟何益。
老友者谁,城北徐公,舞衣斑斓。
有豆区一亩,藤花半架,晴山万叠。碧浪千湾。
隐不求名,忧宁用老,竹户蓬门尽日关。
家庭乐,喜庞眉矍铄,皓首团圞。相从樵父渔蛮。
只戏鼓歌楼恣往还。
笑鼎鼎朱门,几人亲在,番番黄发,谁便身閒。
何似贫家,萧然戏綵,六十儿从膝下顽。
倖蹉跌,惹八旬堂上,莞尔开颜。
字字喧豗,烈泽焚林,为蛟为螭。
有火蛾结阵,晶莹闪烁,烛龙对仗,照耀髬髵。
汉隧千年,秦京三月,做白毫光大总持。
薪薪续,任盲儿扪籥,牧竖敲碑。从来祸首庖牺。
笑匣剑何妨灯在帷。
既桂轮易蚀,底须捣兔,桑田善涸,焉用燃犀。
膏以明煎,吾闻其语,绵上龙蛇哭子推。
真休矣,向灯王稽首,埋照奚疑。
结定银湾,冻合铜沟,装成玉玲珑砦。
到月明、转觉嵯峨,便风吹、何曾澎湃。
回思客夏,翠碗凉瓷,千家赌卖。
只今朝,堆满径,文园纵渴谁爱。
见宣武门边,西河沿上,有冰床一带。
更紫罽猩绒,稳垫娇铺,滑笏瑶京,若比风樯尤快。
是谁家、茜裙斜载。逗香肌、冰前偷赛。
还将四弦,猛弹破空潭,问吟龙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