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秦望》
《秦望》全文
宋 / 王十朋   形式: 四言诗

瞻彼秦望,崇于会稽。曷云其崇,登焉而紫。

孰登是山,西方之人兮。瞻彼秦望,轻于会稽。

曷崇而轻,名之以嬴。孰名是山,东方之人兮。

我登稽山,思禹之绩。吾侪不鱼,繄帝之力。

我瞻秦望,哀秦之过。虐彼黔首,其谁之祸。

禹驾而游,夏民以休。有翼其行,稷卨是谋。

政辙而狩,嬴随以仆。孰稔其恶,斯高左右。

孤竹兄弟,殍于首阳。山与其人,嘉名孔章。

溪辱以愚,泉污以盗。物之不幸,名恶而暴。

浙涛如银,鉴流如绅。濯彼崔嵬,勿污以秦。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名为《秦望》。诗中通过对秦望山的描绘和对比,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思考与感慨。

首段“瞻彼秦望,崇于会稽。曷云其崇,登焉而紫。”描述了秦望山的巍峨壮观,以及登上山顶后所见的紫色景象,象征着山的崇高与神秘。接着,“孰登是山,西方之人兮。”则引出登山者的身份,暗示了山与西方人的某种联系。

第二段“瞻彼秦望,轻于会稽。曷崇而轻,名之以嬴。”通过对比秦望山与会稽山的轻重,揭示了山名“嬴”的由来,进一步引出了东方人的视角。随后,“孰名是山,东方之人兮。”强调了东方人在命名上的作用。

第三段“我登稽山,思禹之绩。”转而描写诗人自己登临稽山,缅怀大禹的功绩,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敬仰之情。“吾侪不鱼,繄帝之力。”则表达了对帝王之力的感激,认为没有帝王之力,人们无法生存。

第四段“我瞻秦望,哀秦之过。”转向对秦望山的哀叹,反思秦朝的暴政,表达了对百姓苦难的同情。“虐彼黔首,其谁之祸。”强调了秦朝统治者的残暴,以及这种暴政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第五段“禹驾而游,夏民以休。有翼其行,稷卨是谋。”通过大禹的故事,赞美了他的智慧与仁慈,以及他为人民带来的安宁。“政辙而狩,嬴随以仆。”则批评了秦始皇的暴政,以及他的追随者们的无能。

最后一段“孰稔其恶,斯高左右。孤竹兄弟,殍于首阳。山与其人,嘉名孔章。”通过孤竹兄弟在首阳山饿死的例子,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以及好名声的价值。“溪辱以愚,泉污以盗。”批评了无知与贪婪的行为,指出它们对个人和社会的负面影响。“物之不幸,名恶而暴。”再次强调了道德与名声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对个体命运的影响。“浙涛如银,鉴流如绅。濯彼崔嵬,勿污以秦。”最后,诗人以美丽的自然景观作为结尾,表达了对纯净与美好的向往,同时也提醒人们要保持内心的纯洁,避免被邪恶所污染。

整首诗通过对比、反思和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道德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作者介绍
王十朋

王十朋
朝代:宋   字:龟龄   号:梅溪   生辰:1112-1171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王十朋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猜你喜欢

任东涧访余仪徵县署留话三日赋赠

就养真阳署,深藏异隐沦。

薄材安腐朽,同气别风尘。

不患无知己,终愁逊古人。

逢君旋复去,相送意逡巡。

(0)

秋怀杂感·其三

碌碌成何事,纷纷困浊泥。

人情同画虎,吾道类醯鸡。

不识青云路,终当皓首迷。

烟霞泉石外,信有好楼栖。

(0)

和白鹤亭送无凡上人结茅盘山原韵·其一

振锡超尘境,飘然远绝群。

松门衔峭壁,石榻沤寒云。

一法心无住,千江月不分。

遥知莲社侣,携笑虎溪闻。

(0)

荷溪示诸生

百年唯适意,富贵欲何如。

直道人情远,迂儒世务疏。

溪山留造化,天地饷樵渔。

尔辈成名后,应思早遂初。

(0)

题赠平主事弼侯新居·其三

退食耽清课,幽人乐在斯。

随花閒甃石,就水暗通池。

邀客舒吟啸,呼童具酒卮。

一从叨末座,留恋意长驰。

(0)

秋夜读书·其一

断绝浮尘梦,支离世外居。

青灯堪耐久,白发不违初。

阴砌虫鸣露,寒更月照庐。

功深风雨后,甘苦竟何如。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