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贼贼恐怖,看客客喜欢。
亦有客是贼,切莫受伊谩。
乐哉贫儿家,无事役心肝。
既无贼可打,岂有客须看。
打贼贼恐怖,看客客喜欢。
亦有客是贼,切莫受伊谩。
乐哉贫儿家,无事役心肝。
既无贼可打,岂有客须看。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拟寒山拾得二十首(其十六)》。诗中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诗的前两句“打贼贼恐怖,看客客喜欢。”描绘了一种生动的场景:人们对于捕捉盗贼的情形感到害怕,但同时又带有一种好奇和喜悦。这既反映了社会对待犯罪行为的一种矛盾心理,也可能暗示着当时社会治安状况不佳,人们对于打击犯罪有着浓厚的兴趣。
紧接着,“亦有客是贼,切莫受伊谩。”诗人提醒人们要警惕,因为有些来访之人可能是隐藏的盗贼,不可不加防范。这两句既强化了前面的主题,也表现出诗人对于社会安全问题的关注。
下半首“乐哉贫儿家,无事役心肝。”转向了对平凡生活的赞美。尽管是一种贫寒的居所,但由于没有贼害和客人的打扰,因此显得格外的安宁,心灵也更加自由。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纷争,追求内心平静的心境。
最后两句“既无贼可打,岂有客须看。”则是对前面情景的一种总结。在一个没有盗贼需要捕捉的环境中,也就不再有必要观望来访之人。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希望摆脱世间喧嚣的心愿。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既表现了社会现实的复杂性,也表达了诗人内心对于平静生活的渴望。王安石在这里以其独特的视角,将个人情感与社会批判融合,创造了一幅生动的社会画卷。
三月上吕梁,春旱水未驶。
水中半白石,错出犬牙锐。
其流本閒暇,急束若有恃。
乍疑云汉泻,星斗湿流丽。
又疑沧海涛,喷射巨鳌背。
轰轰万雷撞,佶佶千兵势。
为河作户限,匪一乃再至。
上洪急且纡,下洪峻而厉。
舟航抵其下,一叶舞云际。
跻攀仅分寸,失手寻丈外。
累累腰巨絙,牛喘仆夫瘁。
已涉未足欢,欲下心反悸。
胡然造次顷,号叫乞神惠。
遂令愚无知,谄祭及非类。
方今幅员广,南北一衣带。
梯航极山海,珠玉兼象贝。
设官使居守,人畜数十辈。
蛟鼍革冥顽,行旅释凝滞。
人心既有依,天险不足畏。
缅思黄河源,远自昆崙致。
万里不能休,朝宗实天意。
向非神禹功,后世亦奚赖。
到今疏凿处,历历犹可记。
河竭功不忘,圣人等天地。
《吕梁洪》【明·唐之淳】三月上吕梁,春旱水未驶。水中半白石,错出犬牙锐。其流本閒暇,急束若有恃。乍疑云汉泻,星斗湿流丽。又疑沧海涛,喷射巨鳌背。轰轰万雷撞,佶佶千兵势。为河作户限,匪一乃再至。上洪急且纡,下洪峻而厉。舟航抵其下,一叶舞云际。跻攀仅分寸,失手寻丈外。累累腰巨絙,牛喘仆夫瘁。已涉未足欢,欲下心反悸。胡然造次顷,号叫乞神惠。遂令愚无知,谄祭及非类。方今幅员广,南北一衣带。梯航极山海,珠玉兼象贝。设官使居守,人畜数十辈。蛟鼍革冥顽,行旅释凝滞。人心既有依,天险不足畏。缅思黄河源,远自昆崙致。万里不能休,朝宗实天意。向非神禹功,后世亦奚赖。到今疏凿处,历历犹可记。河竭功不忘,圣人等天地。
https://shici.929r.com/shici/Pb5dN3Ij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