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甥三十年,生别且潸然。
书落雁来处,病深秋到边。
故人伤远道,孤子伴归船。
定有焚黄日,西山松树阡。
舅甥三十年,生别且潸然。
书落雁来处,病深秋到边。
故人伤远道,孤子伴归船。
定有焚黄日,西山松树阡。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黻所作,名为《哭菊庐舅氏》。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逝去亲人的深切哀思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舅甥三十年,生别且潸然”一句表达了时间流转带来的分别与悲伤,舅甥之间三十年的情谊在生命的长河中显得尤为珍贵,而现在却只能以泪水来寄托哀思。
“书落雁来处,病深秋到边”则描绘了一种凄清而又孤寂的情境。书信如同大雁一般带来了远方的消息,但在这份关切中却掩饰不住身体的衰弱和疾病的侵袭,以及时光流逝带来的边缘感。
“故人伤远道,孤子伴归船”表达了对旧日亲友离别之痛,以及孤独孩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只能与一叶扁舟为伴,这种生离死别让人不禁感叹生命的无常和人世间的情谊难以长久。
“定有焚黄日,西山松树阡”则是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深,不论时光如何流转,都会在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就如同西山松树间那永恒不变的景象一般。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哀思和复杂的情感世界,是一篇情真意切、言简意赅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