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祁阳陈仲英观察感时示诸将原韵·其三》
《和祁阳陈仲英观察感时示诸将原韵·其三》全文
清 / 许南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妖氛才息十三年,烽火东溟又起烟。

秦帝有心收党郡,鲁人无计返汶田!

从今梓里非吾土,何处桃源别有天?

欲隐枢曹为散吏,宦囊萧索转凄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时局动荡的感慨与无奈。首联“妖氛才息十三年,烽火东溟又起烟”以“妖氛”喻指过去的动乱,暗示经过十三年的平静后,新的危机再次浮现,犹如东海之上的烽烟再起,形象地展现了局势的反复无常。

颔联“秦帝有心收党郡,鲁人无计返汶田”运用典故,借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意图与孔子弟子子路在汶水边耕作的故事,表达了对于国家统一与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秦始皇虽有统一六国的心愿,但现实却难以实现;子路虽有归隐田园的理想,但在乱世中也难以实现。这两句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差距的感慨。

颈联“从今梓里非吾土,何处桃源别有天”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慨。梓里,即故乡,此处指诗人所在之地。诗人感叹从今以后,故乡不再是自己的归属,仿佛世外桃源般理想的地方已难寻觅。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于失去家园、理想破灭的深切哀伤。

尾联“欲隐枢曹为散吏,宦囊萧索转凄然”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仕途的无奈与失望。枢曹,指中央官署,散吏则是闲散官员。诗人想要辞官归隐,但面对空虚的官囊和现实的困境,内心充满了凄凉与悲哀。这一联不仅揭示了诗人个人的情感状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下,许多士人对于官场的失望与逃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时局动荡和个人命运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洞察,以及在动荡时代中个体的无力与悲凉。

作者介绍
许南英

许南英
朝代:清

现代著名作家许地山的父亲许南英,是台湾近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他是台湾安平人,号蕴白,别号“窥园主人”和“留发头陀”。台湾安平,也就是今天的台南市。许南英作为台湾历史上第二十五位进士,他的一生浓缩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种种际遇。他遭遇国土沦丧之痛,切身体会清朝官场的腐朽,也亲身经历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 他的命运与时代紧紧相连,手中的笔也时时捕捉时代的脉搏。他留下的诗集《窥园留草》记录了时代的方方面面。
猜你喜欢

宫词·其四十五

御制新成喜雪篇,六宫传写满香笺。

金銮殿女曾偷和,不敢将呈万乘前。

(0)

渊明

心寄羲皇上,生逢晋宋时。

风流千古意,只有杜鹃知。

(0)

送僧还天目

瓶锡乱峰西,藤萝昼掩扉。

山藏翠微寺,僧向白云归。

梵寂风沉磬,禅深雪到衣。

想曾行道处,猿鸟共忘机。

(0)

月上人还西湖

南峰归度夏,旧业在烟霏。

半夜闻清磬,一灯明翠微。

云萝寻寺远,猿狖见人稀。

想到经行处,天花绕锡飞。

(0)

太白扁舟图

锦袍烟艇夜郎西,酒思金銮入直时。

不道相思杜陵老,愁吟落月屋梁诗。

(0)

游楞伽寺

萝径入苍霭,钟声来翠微。

招提在何许,云外一僧归。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