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天台道中·其一》
《天台道中·其一》全文
宋 / 林宪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月色在野水,云痕澹前林。

篮舆转松竹,襟袖翠霭深。

灯火见仍隐,机杼有遗音。

境静众念息,泠然发微吟。

(0)
翻译
月光洒在野外的水面,云影轻轻掠过前方的树林。
竹篮在松竹间穿梭,衣襟袖口仿佛笼罩着深深的翠绿雾气。
远处的灯火若隐若现,还能听到纺织机的余音。
环境宁静,杂念渐消,我悄然发出低微的吟唱。
注释
月色:明亮的月光。
野水:野外的水面。
云痕:云的痕迹。
澹:轻淡。
前林:前方的树林。
篮舆:竹篮小车。
松竹:松树和竹子。
襟袖:衣襟和袖口。
翠霭:翠绿色的雾气。
灯火:远处的灯光。
见仍隐:时而可见时而隐没。
机杼:纺织机。
遗音:遗留的声音。
境静:环境宁静。
众念息:杂念停止。
泠然:清冷的样子。
微吟:低声吟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天台山道中的情景。"月色在野水",展现出明亮的月光洒在野外的水面,营造出宁静而神秘的氛围。"云痕澹前林",淡淡的云影轻拂过前方的树林,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美。

"篮舆转松竹",诗人乘坐竹制的篮舆穿行于松竹之间,显得清新自然,流露出闲适的心境。"襟袖翠霭深",形容衣襟袖口被周围的翠绿竹林映衬得深邃,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和诗人内心的恬淡。

"灯火见仍隐",远处的灯火若隐若现,暗示着诗人行程的孤独与远方的期待。"机杼有遗音",隐约听到织布机的声音,可能象征着农耕或生活的日常,也暗含着时光的流转。

最后两句"境静众念息,泠然发微吟",诗人身处静谧之境,杂念渐消,内心悠然生发出低吟浅唱,表达了对自然与心境的深深感悟。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的雅致情怀。

作者介绍

林宪
朝代:宋

猜你喜欢

秋晓登山

发兴在丘林,其如老见寻。

身馀持蟹手,脚负看山心。

秋色苍厓暝,晓篱黄叶深。

惟应负苓者,来往古松阴。

(0)

约刘良叔观苔梅·其四

白玉为堂月一栏,何如茅屋雪中看。

笑堪索否便堪醉,盟可寻欤不可寒。

枝北春风惊婉娩,江南烟雨几悲酸。

清香吹落骚人手,墨妙笔精并二难。

(0)

寄题章氏起青楼·其一

结楼多与青山对,却是青山不对渠。

见说蜃岩排闼入,一窗晴色共残书。

(0)

次韵酬率翁·其一

戍楼梦不到中州,杜牧新愁亦倦游。

留得荷锄双手在,山寒芋栗要人收。

(0)

赠徐可大近旌表门闾

畬粟锄山稻田少,岁常平价发仓储。

鼎来官职诸公有,特表门闾近世无。

甚至不乘果下马,自应早获掌中珠。

端能赈施终如始,定见阶除曳紫朱。

(0)

题会真道堂

八客一道士,临风举茗盏。

孔老业不同,同具看山眼。

其六惟坤珍,三实吴楚产。

禀气殊东西,粹美无可柬。景仙幻斯堂,土阜高?嵼。

飞来九叠云,城阙不可限。

泉贝似神助,草棘使鬼刬。

有官颓厥府,视此得无赧。

秘箓诵琅函,芳字纪玉版。

他时千柱宫,咄嗟了鸠僝。

吾侪昔英妙,文采炳虓虥。

暮年阅世故,豪气就磨铲。

愿超栩栩梦,不受俗网绾。

未信结邻楼,尚隔剑门栈。

壁间鬼谷像,怪睛一何睅。

似与堕圯履,粉饰增著撰。

滋长事为心,予欲刊蠹简。

春色浮汀洲,荻笋初可馔。

焉得逡巡手,百瓮漉醴盏。

醉魂遨太清,万劫一笑莞。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