畬粟锄山稻田少,岁常平价发仓储。
鼎来官职诸公有,特表门闾近世无。
甚至不乘果下马,自应早获掌中珠。
端能赈施终如始,定见阶除曳紫朱。
畬粟锄山稻田少,岁常平价发仓储。
鼎来官职诸公有,特表门闾近世无。
甚至不乘果下马,自应早获掌中珠。
端能赈施终如始,定见阶除曳紫朱。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的清廉形象和其家风的隆重。开篇“畬粟锄山稻田少,岁常平价发仓储”表明这位官员家中农事不多,但每年都能保持价格稳定地销售存粮,这反映出他对民生的关怀和经济的管理能力。紧接着“鼎来官职诸公有,特表门闾近世无”则说明这位官员在担任官职时,有着特殊的名声,其家庭门第在近代是无与伦比的。
诗中“甚至不乘果下马,自应早获掌中珠”一句,用了不至于乘坐果园中的果实车(即不贪图私利)来形象地表达这位官员的廉洁自持,以及他能够迅速获得真知灼见如同手中握有珍珠一样。最后两句“端能赈施终如始,定见阶除曳紫朱”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位官员一直保持着高尚的人格和慷慨解囊的美德,其品行纯正,无需修饰。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塑造了一位德才兼备、廉洁奉公的理想官员形象,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这种高尚品格的赞颂。
久不见南山,依然已秋色。
悠哉川上行,复邀城中客。
木落山半空,川明潦尤积。
飞鸟鉴中看,行云舟中白。
夷犹白蘋里,笑傲清风侧。
极浦追所远,回峰高易夕。
觞咏共留连,高怀追昔贤。
惟应谢公兴,不减向临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