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题清目楼》
《寄题清目楼》全文
明 / 王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双眸久厌黄尘眯,遥想斯楼便豁然。

叠嶂四围横槛外,飞泉一道落帘前。

人来晚棹归村市,鹤带晴云度海天。

闻说主翁能绘事,好传风景客窗悬。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宁静的山水画卷。诗人王绂以“双眸久厌黄尘眯”开篇,表达了对都市尘嚣的厌倦,渴望逃离世俗的束缚,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然的怀抱。接着,“遥想斯楼便豁然”,诗人想象中的清目楼,仿佛是心灵的避风港,一扫心中的阴霾,带来豁然开朗之感。

“叠嶂四围横槛外,飞泉一道落帘前”两句,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将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比作横在楼外的屏障,而近处的飞瀑则如同帘幕前的瀑布,生动地展现了清目楼周边环境的壮美与灵动。山与水的和谐共生,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人来晚棹归村市,鹤带晴云度海天”描绘了傍晚时分,人们乘船归来,村落中炊烟袅袅,一片祥和;而远处,白鹤带着晴空中的云朵,自由翱翔于海天之间,象征着自由与超脱的精神追求。这两句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最后,“闻说主翁能绘事,好传风景客窗悬”表达了诗人对清目楼主人绘画技艺的高度赞赏,并希望这美丽的风景能够被绘制出来,悬挂于客室之中,供人欣赏,传递出对艺术与美的追求与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目楼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对艺术美的崇尚。

作者介绍
王绂

王绂
朝代:明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猜你喜欢

冬日喜以忠曹文学见访

寒几空堂坐隐书,萧条窗户掩斜晖。

强颜同俗终难合,用拙全生未觉非。

雪残鸟迹庭前遍,日落人烟野外稀。

不有古人怀我旧,谁来林下扣柴扉。

(0)

旅书

空庭吟步晚萧条,屐齿铿然破寂寥。

平野暝烟浮叆叇,隔城寒岭锁迢峣。

诗名老去随人说,侠气重来转自骄。

世道式微吾道贵,不妨踪迹寄渔樵。

(0)

碧山吟社和匏庵吴太师韵二首·其一

骚坛结客出湖南,径僻由来车马谙。

绝壁旧题荒藓合,空潭倒影乱峰涵。

高踪讶许香山并,名理真徒莲社探。

拟向邻僧分半榻,皈依常傍白云龛。

(0)

送樊侍御孝甫奉母东归

柱下随亲去,廷中得赐归。

日斜乌鸟急,春煖凤雏飞。

烟草迷骢马,风花逐绣衣。

都门望行色,垂泪恋庭闱。

(0)

南唐李昪画竹题云升元阁上作赐宋齐邱

南唐草创金陵日,君王材艺还非一。

宫中初学书画图,人间早见丹青笔。

升元阁上朝置酒,九华山人前上寿。

兴酣点染云雾飞,画成挥霍蛟龙走。

潇湘洞庭洲岛畔,雨叶风梢翠凌乱。

珍重仍兼御字题,留传拟作山人玩。

人代悠悠朝市改,何言画本今犹在。

呜呼金石亦销毁,细看粉墨无光彩。

我持此卷三叹息,英雄割据终何益。

虎踞龙蟠尚复存,黄旗紫盖非畴昔。

富贵繁华如梦寐,千秋万岁皆相似。

君不见西京空聚茂陵书,伤心不独江南事。

(0)

西郊

清旷自有素,宁独在幽深。

谁谓西郊地,宛似南山岑。

四野多景色,青春晴复阴。

鲜云冠绿苑,回飙翔翠林。

寝疾托閒逸,即趣恣登临。

婴累悼自昔,取适欢在今。

岂嗟时易颓,但顾乐难任。

穿池玩游鯈,种木候鸣禽。

将营人外赏,聊赋邱中吟。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