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篷载玉。算石湖镜影,曾见鸳宿。
莫费新声,重换盈盈,伤春早倦丝竹。
相思更比梅花瘦,任月满,高楼西北。
想那时,授简题香,翠袖也怜清独。
休问风流旧地,马塍一径草,还似眉绿。
试唤歌前,几许吟魂,替了琵琶场屋。
多情只合江南老,却怨入、解红新曲。
待泪花、寄与东风,染遍画裙罗幅。
吴篷载玉。算石湖镜影,曾见鸳宿。
莫费新声,重换盈盈,伤春早倦丝竹。
相思更比梅花瘦,任月满,高楼西北。
想那时,授简题香,翠袖也怜清独。
休问风流旧地,马塍一径草,还似眉绿。
试唤歌前,几许吟魂,替了琵琶场屋。
多情只合江南老,却怨入、解红新曲。
待泪花、寄与东风,染遍画裙罗幅。
这首《疏影》由清代词人郑文焯所作,其词意深邃,情感细腻,以“吴篷载玉”开篇,营造出一种轻盈飘逸的意境。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石湖镜影”、“鸳宿”、“梅花”、“马塍一径草”等,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更蕴含了深刻的情感寄托。
“算石湖镜影,曾见鸳宿”,以石湖的倒影和鸳鸯栖息的情景,象征着美好而短暂的相聚,隐含着对时光流逝、美好易逝的感慨。“莫费新声,重换盈盈,伤春早倦丝竹”,表达了对音乐艺术的珍视,同时也暗示了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哀愁。“相思更比梅花瘦,任月满,高楼西北”,通过梅花的瘦弱形象,进一步深化了相思之情,月光洒满高楼,更添了几分凄美之感。
“想那时,授简题香,翠袖也怜清独”,回忆往昔的美好时光,那时的女子或许也因孤独而更加珍惜这份清雅的相守。“休问风流旧地,马塍一径草,还似眉绿”,将昔日的风流之地与眼前的荒凉景象对比,表达了对过往繁华不再的感慨。“试唤歌前,几许吟魂,替了琵琶场屋”,在歌声与琴音中寻找慰藉,试图在艺术中寻觅心灵的归宿。
“多情只合江南老,却怨入、解红新曲”,表达了对江南水乡的深情眷恋,同时也对新曲的出现感到一丝无奈和哀怨。“待泪花、寄与东风,染遍画裙罗幅”,以泪花寄托思念,期待东风能将这份情感传递,渲染出一幅深情而又略带哀愁的画面。
整体而言,《疏影》词情感丰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词人对生命、爱情、时间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