驽马喜在后,恶马喜在先。
恶马当用辔,驽马当用鞭。
燕雀起道傍,驽骀不肯前。
狡愤复喘汗,尽日劳鞍鞯。
良马心胆定,千里咫尺间。
饥不食恶草,渴不饮浊泉。
被甲盘蚁封,注波带櫜鞬。
主人苟卓荦,筋骨安足怜。
铁骑满原野,一匹攻中坚。
旌旗为之靡,垒壁随周旋。
斩得大将头,战鼓声阗阗。
沙场尘土歇,雄心仍九边。
驽马喜在后,恶马喜在先。
恶马当用辔,驽马当用鞭。
燕雀起道傍,驽骀不肯前。
狡愤复喘汗,尽日劳鞍鞯。
良马心胆定,千里咫尺间。
饥不食恶草,渴不饮浊泉。
被甲盘蚁封,注波带櫜鞬。
主人苟卓荦,筋骨安足怜。
铁骑满原野,一匹攻中坚。
旌旗为之靡,垒壁随周旋。
斩得大将头,战鼓声阗阗。
沙场尘土歇,雄心仍九边。
这首清代诗人傅眉的《杂咏》通过对比和比喻,描绘了不同类型的马匹在战场上的表现。诗中以“驽马”和“恶马”为喻,前者象征那些畏难退缩的人,后者则代表勇猛但难以驾驭的角色。诗人强调,对待“恶马”需要用缰绳约束,对“驽马”则需鞭策激励。接着,诗人借“燕雀”和“良马”的形象,表达出平凡者不愿进取与优秀者坚定前行的对比。
诗中“饥不食恶草,渴不饮浊泉”进一步展现出良马的品质,即使面临困境也不妥协。接下来的诗句描述了主人的英勇和马匹在战斗中的关键作用,以及最终胜利的场景。“铁骑满原野,一匹攻中坚”展现了个体力量在战争中的决定性影响,而“旌旗为之靡,垒壁随周旋”则描绘了战斗的激烈和马匹的英勇无畏。
整首诗以“沙场尘土歇,雄心仍九边”结尾,表达了即便战争结束,战士们的豪情壮志依然不减,寓意着无论何时何地,他们都会保持昂扬的斗志。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态度和战争场面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