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扇题诗春又晚。小梦惊残,碧草池塘满。
一曲银钩帘半卷。绿窗睡足莺声软。
瘦损衣围罗带减。前度风流,陡觉心情懒。
谁品新腔拈翠管。画楼吹彻江南怨。
团扇题诗春又晚。小梦惊残,碧草池塘满。
一曲银钩帘半卷。绿窗睡足莺声软。
瘦损衣围罗带减。前度风流,陡觉心情懒。
谁品新腔拈翠管。画楼吹彻江南怨。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春日的闲适与惆怅情怀。"团扇题诗春又晚"一句,表明诗人手执团扇在春末之时吟咏诗篇,春意渐逝,不禁感慨。接着"小梦惊残,碧草池塘满"写出诗人从睡梦中惊醒,眼前的景致是满池塘的碧绿之草,生机勃勃,却也透露出一丝寂寞。
"一曲银钩帘半卷"描绘了一幅室内雅集的画面,银钩帘仅半卷,似乎是在营造一种既想隔绝外界又不完全拒之于门外的心境。"绿窗睡足莺声软"则是对这一刻心旷神怡的状态进行描写,诗人沉浸在柔和的莺鸣声中,享受着睡眠的惬意。
然而,在这样的宁静之中,诗人的内心却并不平静。"瘦损衣围罗带减"一句,通过对身体与服饰变化的描述,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消瘦。接着"前度风流,陡觉心情懒"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变化,从前的风流韵事,如今只剩下懒散的情绪。
最后两句"谁品新腔拈翠管。画楼吹彻江南怨"中,"谁品新腔"可能是在询问何人能领略这份新颖的音乐风格,而"拈翠管"则是对此情此境最贴切的行为表达。在"画楼吹彻江南怨"一句中,诗人通过悠扬的笛声,将心中的不满与怨恨传递给远方的江南,也许是在寻求一种精神上的慰藉。
整首诗通过对春末景物的描写,以及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个在安逸中感受到孤独和忧郁的诗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