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肺引炎隩,天池溢重溟。
灵丘镇吾粤,上应朱鸟星。
惚恍聚云状,岋嶪疏峰形。
何年起祇苑,磴道悬紫冥。
古佛涌地来,鹫岭倏所经。
石从波斯现,珠以摩尼荧。
白龙表瑞年,题有乾和铭。
孰言梵志遗,示法耆瘏听。
瑟居一顶礼,商秋旃檀馨。
悠然慧吹入,忽已甘露零。
初心本不二,至理归大宁。
给园匪云远,镂玉兹山庭。
地肺引炎隩,天池溢重溟。
灵丘镇吾粤,上应朱鸟星。
惚恍聚云状,岋嶪疏峰形。
何年起祇苑,磴道悬紫冥。
古佛涌地来,鹫岭倏所经。
石从波斯现,珠以摩尼荧。
白龙表瑞年,题有乾和铭。
孰言梵志遗,示法耆瘏听。
瑟居一顶礼,商秋旃檀馨。
悠然慧吹入,忽已甘露零。
初心本不二,至理归大宁。
给园匪云远,镂玉兹山庭。
此诗描绘了粤秀山寺内的一次秋日礼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的庄严与自然的和谐之美。首句“地肺引炎隩,天池溢重溟”以夸张的手法,将粤秀山寺置于天地之间,暗示其超凡脱俗的地位。接着,“灵丘镇吾粤,上应朱鸟星”则点明了寺庙与地理、天文的联系,赋予其神圣的色彩。
“惚恍聚云状,岋嶪疏峰形”两句通过描绘云雾缭绕、山峰错落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接下来,“何年起祇苑,磴道悬紫冥”进一步渲染了寺庙所在之地的幽深与古老。
“古佛涌地来,鹫岭倏所经”描绘了一尊古佛自地而出,经过鹫岭的场景,充满了宗教的神秘感。随后,“石从波斯现,珠以摩尼荧”则通过异域之物的出现,增添了诗作的文化韵味。
“白龙表瑞年,题有乾和铭”一句中,白龙作为祥瑞的象征,与乾和铭的出现,共同预示着吉祥与和谐。最后,“孰言梵志遗,示法耆瘏听”表达了对佛法传承的重视与敬仰。
“瑟居一顶礼,商秋旃檀馨”描绘了僧侣在瑟前虔诚礼拜的情景,以及秋天寺庙内弥漫的旃檀香气,充满了宗教仪式的庄重与宁静。“悠然慧吹入,忽已甘露零”则以比喻手法,形容佛法如甘露般滋润人心,带来智慧的启迪。
“初心本不二,至理归大宁”强调了佛教追求的内心平静与真理的统一。“给园匪云远,镂玉兹山庭”以给园(即祗园精舍)为喻,表达了即使在遥远的地方也能感受到佛法的温暖与力量。
整首诗通过对粤秀山寺及其环境的描绘,以及对佛教精神的颂扬,展现了诗人对宗教信仰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美的独到感悟。
儿女篮舆,田舍老盆,随意林壑。
三重屋上黄茅,赖是秋风留著。
旧家年少,也曾东抹西涂,鬓毛争信星星却。
岁暮日斜时,尽栖迟零落。如昨。
青云飞盖追随,倾动故都城郭。
叠鼓凝笳,几处银屏珠箔。
梦中身世,只知鸡犬新丰,西园胜赏惊还觉。
霜叶晚萧萧,满疏林寒雀。
微红晕双脸,浑黛写新愁。
好似霓裳仙侣,曾向月中游。
忆得影娥池上,金粟盈盈满树,风露九天秋。
折取一枝去,簪向玉人头。夜如年,天似水,月如钩。
只恐芳时暗换,脉脉背人流。
莫唱竹西古调,唤醒三生杜牧,遗梦绕扬州。
醉跨青鸾去,双阙对琼楼。
道旁僵卧满累囚,过去旃车似水流。
红粉哭随回鹘马,为谁一步一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