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登大武山·其一》
《秋登大武山·其一》全文
明 / 叶春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大武高盘海上浮,登临凉气满浯州。

乘槎漫忆三秋客,濯足遥从万里流。

地拆南溟稀过雁,天回绝壁倚牵牛。

潮声夜落云霞净,缥缈犹疑到十洲。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登临大武山的壮丽景象与深沉情感。首句“大武高盘海上浮”,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大武山的雄伟壮观,仿佛它漂浮在海面上,暗示着山势之高峻。接着,“登临凉气满浯州”一句,通过感受山巅的凉爽之气,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乘槎漫忆三秋客,濯足遥从万里流。”这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和历史人物的怀念。乘槎是指传说中乘木筏上天的神话故事,这里借以表达对古人追求理想、超越现实的向往;濯足则暗示着洗涤心灵,从遥远的地方汲取灵感,寓意着精神上的远行和探索。

“地拆南溟稀过雁,天回绝壁倚牵牛。”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川的壮丽与自然的神奇。南溟指的是南方的大海,稀过的雁群象征着稀少的旅人或过往,绝壁上的牵牛花则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生命力,整个画面充满了自然的生机与力量。

最后,“潮声夜落云霞净,缥缈犹疑到十洲。”诗人以潮声的回响和云霞的净化,渲染了一种超脱世俗、接近仙境的意境。十洲是古代传说中的仙界之地,此处用以形容诗人仿佛穿越了凡尘,达到了一个精神上的至高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历史文化的追思以及对精神自由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作者介绍

叶春及
朝代:明   字:化甫   籍贯:浙江归安   生辰:1532—1595

叶春及,[明](公元1532年至1595年)字化甫,号石洞,明代广东惠州归善县人。生于明世宗嘉靖十一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年六十四岁。“刚方廉介,学行表表”,一生上疏甚多,《广东文征》收其奏疏四篇。著述甚丰,有《絅斋集》、《肇庆志》、《顺德志》、《永安志》、《惠安志》。亦为西湖、罗浮山留下很多题记,其中尤为出名的是罗浮山石洞山房的《逃庵记》摩崖石刻。
猜你喜欢

偈十二首·其十

诸佛放光明,助发真实相。

希有诸比丘,是中无比况。

(0)

拟寒山自述·其一

多见拟寒山,不然拟拾得。

冲天各有志,拟彼复何益。

居山山色翠,临水水声长。

风华与雪月,时处自歌扬。

(0)

偈二首·其一

气候欲流金,炎威将铄石。

扇子摇明月,云片耸奇峰。

蚕成茧而麦渐收,笋抽簪而梅已熟。

薰风习习,逝水滔滔。鹊噪森松,莺啼修竹。

观音势至,文殊普贤。有愿必从,无刹不现。

(0)

题佛鉴禅师语录后

流水高山不在弦,等闲成曲又成篇。

列珊瑚树枝枝好,撒水银珠颗颗圆。

挥落禅关无少滞,增添衲子几重冤。

拟于纸上明端的,争似当机自造玄。

(0)

偈七首·其二

昆崙奴著铁裤,打一棒行一步。

争似火中钓鳖,日里藏冰。

阴影间翻魍魉,虚空缚杀麻绳。

(0)

泛松江

黛泼峰峦安用染,镜澄湖面不须磨。

已惊张翰鲈如玉,想见西施髻如螺。

目断楼高知水阔,云开山尽见天多。

吾家本是烟波主,好律渔翁一曲歌。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