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见齐王不一言,须知自古致君难。
纷纷齐虏誇迂阔,口舌从来易得官。
三见齐王不一言,须知自古致君难。
纷纷齐虏誇迂阔,口舌从来易得官。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王安国所作,名为《三见齐王不一言》。诗中以齐王为喻,表达了对古代君主治理国家之难的理解与感慨。
首句“三见齐王不一言”,描绘了三次见到齐王却未能与其交谈的情景,暗含着对君主难以接近、难以沟通的无奈与悲哀。接着,“须知自古致君难”一句,直接点明了主题——自古以来,使君主达到理想境界是何其艰难。这不仅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后两句“纷纷齐虏夸迂阔,口舌从来易得官”,则通过讽刺的方式,揭示了当时社会上一些人为了追求官位而不惜夸夸其谈、夸大其词的现象。这里的“齐虏”借指那些追求功名利禄之人,而“迂阔”则形容他们的行为举止显得浮夸不实。同时,诗句也暗示了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下,口舌之能往往比实际行动更容易获得官职,从而批判了当时官场的浮躁与虚伪。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反思和对社会风气的批判,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深切忧虑。
苍山蜿蟺蟠九龙,石泉混混流其中。
下灌吴田数千顷,泽物岂止煎茶功。
支分馀润及草木,松杉枯柏青蒙茸。
只今无锡天下济,锻冶不复炎烟红。
鼪鼯群啸丛祠空,遗像者谁桑苧翁。
波泉酹地荐蘋藻,俯仰千古怀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