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灼真意,高深致有余。
栋宇蟠天根,恍蹑洪濛初。
流泉渟方池,清风洒前除。
遂使冰雪心,迥与尘世疏。
小住倦登陟,初地供轩渠。
檐楹瞰江海,一气镂清虚。
洞庭但浩瀁,岂是仙人居。
岚色幻今古,蟪蛄鸣春秋。
纷埃事徒满,所尚高王侯。
岳岳怀古人,正气谁与俦。
劲节在天壤,不毁同山丘。
何来逸情叟,舒卷千载忧。
杖履复舟楫,逍遥继寻幽。
好诗藏名山,披读起龙湫。
梧冈有凤凰,别浦浮野鸥。
名德砺公等,终焉吾所求。
风云薄岩壑,悚焉不可留。
山水灼真意,高深致有余。
栋宇蟠天根,恍蹑洪濛初。
流泉渟方池,清风洒前除。
遂使冰雪心,迥与尘世疏。
小住倦登陟,初地供轩渠。
檐楹瞰江海,一气镂清虚。
洞庭但浩瀁,岂是仙人居。
岚色幻今古,蟪蛄鸣春秋。
纷埃事徒满,所尚高王侯。
岳岳怀古人,正气谁与俦。
劲节在天壤,不毁同山丘。
何来逸情叟,舒卷千载忧。
杖履复舟楫,逍遥继寻幽。
好诗藏名山,披读起龙湫。
梧冈有凤凰,别浦浮野鸥。
名德砺公等,终焉吾所求。
风云薄岩壑,悚焉不可留。
这首清代孙宗彝的诗《同曹秋岳先生游韬光庵和高忠宪公韵》以山水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首联“山水灼真意,高深致有余”描绘了山水间的真挚情感和深远意境,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深沉。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栋宇蟠天根,恍蹑洪濛初”展现了庵宇的宏伟与自然的融合,以及诗人仿佛置身于洪荒之初的超然感受。
“流泉渟方池,清风洒前除”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清凉,诗人借此洗涤心灵,保持冰雪般高洁。诗人暂作停留,欣赏着“檐楹瞰江海”的壮丽景色,感叹“岚色幻今古,蟪蛄鸣春秋”,表现出对时光流转和自然变迁的感慨。
“纷埃事徒满,所尚高王侯”揭示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崇尚高尚的道德品质。诗人怀念古人,赞美他们的正气,“岳岳怀古人,正气谁与俦”,表达出对高尚人格的向往。最后,诗人以“何来逸情叟,舒卷千载忧”自比,表示自己像古代隐逸之士一样,带着忧虑在山水间寻求解脱,乘舟楫、徒步逍遥,寻找精神的寄托。
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游历山水,寄寓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尘世的超脱,体现了清人山水诗的特色。
张侯襄阳人,深知襄阳乐。
十年宦学怀襄阳,故托豪缣写山郭。
老我不乐思蜀都,人言嵩阳好隐居。
三十六峰常对面,水竹田庐还可图。
欲往不能心懆懆,忽见新图被山恼。
沙禽浦树俱可人,金涧石床为谁好?
向来耆旧皆英雄,驾言从之道焉从。
弄珠月冷识游女,沈剑潭深知卧龙。
八月霜晴水清浅,闻道扁舟足回转。
何时古寺傍檀溪,几处残碑在江岘。
呼鹰台高秋草多,养鱼池中莲芡波。
蜀嵩未必不如此,我今不游奈老何。
张侯张侯早结屋,莫待史詹为君卜。
要看陇上课儿耕,好在鱼梁白沙曲。
十载京华,骑马听鸡,自怜阔疏。
看春风葵麦,敷舒如此,故园桃李,憔悴知与。
要乞闲身,聊追故步,雪艇烟蓑一钓夫。
君恩重,却许令便养,欲去踌躇。竹西准拟宁居。
咏不到、娉娉袅袅余。
又桥边巷口,燕寻旧垒,天东海角,月上新衢。
尸素有惭,澄清无补,岂不怀归畏简书。
堪时用,得卿如卿法,吾自吾庐。
泮水过新雨,官墙度晴云。
于焉沐膏泽,素心托芳芹。
悦玩永朝夕,采撷奚足云。
沦漪映寒翠,光风泛微薰。
野人分有限,安敢献大君。
圣化之所濡,生意何欣欣。
上林满春色,欢乐非所闻。
始知君子心,希圣良独勤。
纷华念俱绝,渊源思不群。
愿言美真味,盛德在斯文。
四月夏气清,蚕大已属眠。
高首何昂昂,蛾眉复娟娟。
不忧桑叶少,遍野如绿烟。
相呼携筐去,迢递立远阡。
梯空伐条枚,叶上露未乾。
蚕饥当早归,秉心静以专。
饬躬脩妇事,僶勉当盛年。
救忙多女伴,笑语方喧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