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头白鸦拍烟起,飞飞呀呀入城里。
城鬼捉夫如捉囚,手裂大布蒙夫头,锒铛锁禁钉室幽。
铁钉插壁夫难逃,板床尘腻牛血臊,碧灯射隙闻鬼嗥。
当官当夫给钱粟,鬼来捉夫要钱赎。
朝出担水三千觔,暮缚囚床一杯粥。
夫家无钱来赎夫,囚门顿首号妻孥。
阴风掠衣头发乱,飞虫齧领刀割肤,谁来怜尔喉涎枯?
江头白鸦拍烟起,飞飞呀呀入城里。
城鬼捉夫如捉囚,手裂大布蒙夫头,锒铛锁禁钉室幽。
铁钉插壁夫难逃,板床尘腻牛血臊,碧灯射隙闻鬼嗥。
当官当夫给钱粟,鬼来捉夫要钱赎。
朝出担水三千觔,暮缚囚床一杯粥。
夫家无钱来赎夫,囚门顿首号妻孥。
阴风掠衣头发乱,飞虫齧领刀割肤,谁来怜尔喉涎枯?
这首《捉夫谣》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清代社会中一种残酷的现实——官府利用权力非法拘禁百姓,并以此为手段勒索钱财。诗人姚燮通过白鸦的鸣叫、城中的鬼魂、铁钉的牢狱、阴冷的环境以及被囚者的悲惨遭遇,构建了一个充满压抑与恐怖的社会图景。
“江头白鸦拍烟起”,开篇以白鸦的鸣叫渲染了一种不安和紧张的氛围,预示着即将发生的不祥之事。“飞飞呀呀入城里”,白鸦的飞入象征着邪恶力量的渗透,暗示着黑暗势力的侵袭。接着,“城鬼捉夫如捉囚”一句,直接点明了主题,揭示了官府对百姓的非法拘禁行为,如同捕捉囚犯一般无情。
“手裂大布蒙夫头,锒铛锁禁钉室幽”,形象地描绘了被拘禁者遭受的痛苦,他们被蒙上大布,锁在阴暗的房间中,失去了自由。接下来的“铁钉插壁夫难逃,板床尘腻牛血臊,碧灯射隙闻鬼嗥”几句,进一步展示了囚禁环境的恶劣与恐怖,铁钉固定墙壁,无法逃脱;板床覆盖着灰尘和牛血的腥臭,碧绿的灯光透过缝隙,传来鬼魂的哀嚎,营造出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氛围。
“当官当夫给钱粟,鬼来捉夫要钱赎”,揭示了这种非法拘禁背后的经济动机,官府利用权力向受害者索取钱财,而受害者为了赎回自己的自由,不得不付出沉重的代价。最后,“朝出担水三千觔,暮缚囚床一杯粥。夫家无钱来赎夫,囚门顿首号妻孥”,描述了被拘禁者及其家庭的艰辛生活,以及无力赎身的绝望,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批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强烈的对比,展现了封建社会中底层人民的苦难与无奈,以及对权力滥用和不公正现象的深刻揭露。
两任身为郡,里中如不知。
民归清净化,家似困穷时。
秦木凄秋韵,湘云结暮姿。
若无遗爱在,何得后人思。
妾生岂愿为胡妇,失信宁当累明主。
已伤画史忍欺君,莫使君王更欺虏。
琵琶却解将心语,一曲才终恨何数。
朦胧胡雾染宫花,泪眼横波时自雨。
专房莫倚黄金赂,多少专房弃如土。
宁从别去得深嚬,一步思君一回顾。
胡山不隔思归路,只把琵琶写辛苦。
君不见有言不食古高辛,生女无嫌嫁盘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