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言奉寄三衢赵少师》
《七言奉寄三衢赵少师》全文
宋 / 沈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浮石山前十里松,逍遥谁在白云中。

孔光蚤上三公印,卫武终为百岁翁。

禅客方谈无上道,史官空记太平功。

昔年翘馆青衫客,非佛非心江水东。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沈辽所作,名为《七言奉寄三衢赵少师》。诗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通过浮石山前的十里松林和白云中的逍遥之境,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首句“浮石山前十里松”,以“浮石山”开篇,点明了地点,接着“十里松”则描绘了山间松林的广阔与茂盛,为后续的意境铺垫。次句“逍遥谁在白云中”,将读者引入一个飘渺的世界,似乎在说,有谁能够在这片云海中自由自在地逍遥呢?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白云中”比喻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引人遐想。

接下来,“孔光蚤上三公印,卫武终为百岁翁”两句,通过历史人物孔光和卫武的例子,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孔光早年即位高权重,但诗中并未强调其功绩,而是将其视为过去之事;卫武则以长寿著称,但同样未被赋予过多的赞誉。这两句旨在说明,真正的逍遥并非在于权力或长寿,而是在于心灵的自由和平静。

“禅客方谈无上道,史官空记太平功”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禅客谈论的是超越世俗的最高真理,而史官记录的则是过去的辉煌成就。这表明,真正的智慧和价值并不在于物质的积累或历史的记载,而在于内心的觉醒和对真理的追求。

最后,“昔年翘馆青衫客,非佛非心江水东”以一位昔日穿着青衫的访客为例,他既非佛徒也非儒家信徒,却能平静地面对生活的河流。这句话暗示,真正的逍遥并非依赖于特定的信仰或身份,而是一种内在的平和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和象征,传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向往,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沈辽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对人生真谛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沈辽

沈辽
朝代:宋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猜你喜欢

题曹怡轩樵笛吟稿四首·其四

论诗厌共流俗语,少学衰颓又老来。

三百篇中有曹国,一千年后欠萧台。

(0)

赠丁高士三首·其三

山中秋老芋栗肥,君归惭我病支离。

全椒远饷不得酒,弥明相逢惟有诗。

(0)

寄杨隐岩二首·其二

老去将诗替却愁,谁将此集落岩幽。

鸡林增价君能德,夭阏溪藤我自羞。

(0)

题穆叔晦雨净风香亭三首·其一

压檐秋影玉参差,小小游亭面面诗。

扁著净香堪一笑,渠香元不要人知。

(0)

霜夕吟月·其一

神飘骨竦影悠扬,独撚吟须恼醉肠。

霜月慰人于冷寞,溪梅挑我以清香。

(0)

天上分来种异常,年年花占菊前黄。

堆将龙麝应难敌,隔尽屏帷亦透香。

此日且饶秋富贵,全家疑在月中央。

明朝酒醒风吹尽,赢得黄金满步廊。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