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浥轻尘。晓日初晴。桃花红绽柳垂青。
正是游人行乐处,云淡风轻。缓步傍溪行。
翠草生生。绿杨高下啭流莺。
报道今朝寒食节,明日清明。
细雨浥轻尘。晓日初晴。桃花红绽柳垂青。
正是游人行乐处,云淡风轻。缓步傍溪行。
翠草生生。绿杨高下啭流莺。
报道今朝寒食节,明日清明。
这首《浪淘沙·春晴步郊外》描绘了春日晴朗之下的郊外风光,洋溢着生机与活力。
首句“细雨浥轻尘”,细腻地描绘了春雨过后,湿润的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清新气息,轻尘在细雨的滋润下显得格外柔和。接着“晓日初晴”一句,晨曦初现,阳光穿透云层,洒在大地上,带来一片明媚。
“桃花红绽柳垂青”则是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桃花盛开,绽放出鲜艳的红色,柳树则垂下嫩绿的新叶,两者相互映衬,展现出春天的勃勃生机。“正是游人行乐处,云淡风轻”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氛围,游人们在这样的天气里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云淡风轻的景象更添了几分闲适与宁静。
接下来,“缓步傍溪行。翠草生生。绿杨高下啭流莺”几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漫步于溪边的情景。翠绿的草地生机勃勃,绿杨树间,黄莺婉转啼鸣,一派和谐自然的景象。这里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和赞美。
最后,“报道今朝寒食节,明日清明”点出了时间的流转,寒食节与清明节相连,这两个节日在中国古代有着特殊的文化意义,诗人通过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增添了节日的气息,让读者感受到季节变换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清新明快的语言,生动描绘了春日郊外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融入了对传统节日的感慨,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文化韵味。
井泉槐火几清明,白发红颜管送迎。
荣落智愚千古恨,一时分付子规声。
桥石天台水谷帘,峰回秀拥更深严。
我来便欲兼忘世,少立清风为拂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