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逾城,六年栖雪。饿得肠枯,冻得骨折。
那更见明星,两眼添重屑。
后代儿孙苦證羊,一年一度争饶舌。
正法眼藏,宜乎向这瞎驴边灭。
半夜逾城,六年栖雪。饿得肠枯,冻得骨折。
那更见明星,两眼添重屑。
后代儿孙苦證羊,一年一度争饶舌。
正法眼藏,宜乎向这瞎驴边灭。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艰辛的修行生活。"半夜逾城,六年栖雪",形象地写出僧人在深夜翻越城墙,六年里在寒冷的雪地里苦修,生活的困苦和坚韧可见一斑。"饿得肠枯,冻得骨折"进一步强调了僧人的身心考验,表现出对世俗欲望的舍弃和对佛法追求的决心。
"那更见明星,两眼添重屑",通过描绘夜晚星星的微光映照在疲惫的眼睛上,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坚定。"后代儿孙苦证羊,一年一度争饶舌"则以后代子孙的无知和口舌纷争反衬出自己修行的清净和深沉。
最后两句"正法眼藏,宜乎向这瞎驴边灭",以"瞎驴"自比,表示自己虽然身处困境,但仍然坚守正道,视世俗为黑暗,决心在修行中寻求真理,消灭心中的杂念。整体来看,这首诗表达了僧人对佛法的执着追求和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君不学少陵骑驴金华春,一生旅食长悲辛。
又不学浪仙骑驴长安市,凄凉落叶秋风里。
却学雪中骑驴孟浩然,冷湿银镫敲吟鞭。
梅花溪上日来往,身迹懒散人中仙。
有时清霜松下路,松风萧萧驴耳竖。
据鞍傲兀四无人,牧子骑牛相尔汝。
劝君但骑驴,行路稳,姑徐徐。
九折畏途鞭快马,年来曾覆几人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