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月初五日示诸子》
《八月初五日示诸子》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连年衰病意迟迟,短景萧条却为谁。

户外已惊黄叶坠,床头休问菊花期。

安身有策非今日,抱道寻僧惜往时。

不是叮咛长别日,黄云青霭好相思。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年岁渐长、身体多病的现实,内心充满了迟疑与无奈。诗中通过“连年衰病”、“短景萧条”等词句,展现了岁月无情、时光易逝的感慨。诗人对黄叶坠落和菊花期的关切,既是对自然季节变换的敏感,也是对自己生命状态的投射。

“户外已惊黄叶坠”,诗人对外界的变化感到惊讶,暗示着对自身衰老的察觉。“床头休问菊花期”,则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菊花的盛开象征着秋天的到来,也意味着时间的流逝。诗人在此处似乎在提醒自己,不必过于追问生命的终点,因为这只会增加内心的焦虑。

“安身有策非今日,抱道寻僧惜往时”,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他似乎在思考如何在当前的困境中找到安身立命之策,但又意识到这些策略并非当下所能轻易实现。同时,诗人对过去的修行生活充满怀念,可能是在寻求心灵的慰藉和指引。

最后,“不是叮咛长别日,黄云青霭好相思”,诗人以一种平和而略带哀愁的语气,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过往的留恋。他或许在暗示,即使面临离别或分别的日子,心中仍怀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思念,这种情感超越了具体的别离时刻,成为了一种永恒的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自然景象的敏感反应,展现了诗人面对生命老去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忧虑,更蕴含着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龙门驿

西去江程此暂淹,篁间落落见穷檐。

千山暑雨方行役,六月烽烟未解严。

荣路畏途谁自解,风晨花日几能兼。

家园望里吾将老,信有灵龟不可占。

(0)

过象棋滩和合溪

潦涨秋江失旧涯,石穿枯柽见浮槎。

林端禽语人烟寂,天上船来客路赊。

未许新霜催碧杜,渐看明月映苍葭。

烧痕晓遍青峰脚,报道山猺种晚畬。

(0)

山呼

武帐鸣飙秋气高,元戎扶醉较龙韬。

谁家绿树朱门寂,不听山呼听百劳。

(0)

秋兴和郑希大·其六

早收堂印似栖迟,壶里乾坤祇自奇。

孤愤岂同镏刺史,一生长愧远禅师。

何曾鼷鼠能知足,安得灵龟□□□。

试问拂衣从此逝,山中底事不相宜。

(0)

泰山送王方伯之官山东

盘道迢遥傍日行,直从肤寸见云生。

东溟自带春前色,北斗方齐世上名。

周室英灵馀阙里,秦家风雨满咸京。

愿随紫凤天门外,却听雍雍第一声。

(0)

清虚亭

结构切红云,闽山未觉深。

中天分气色,下界割晴阴。

看竹溪流影,鸣琴谷借音。

崇高方有地,犹自爱乔林。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