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秋木叶翠将收,憩棹扶携到上头。
天柱中悬南北影,海门西拒古今流。
层云锡响空王坐,落月珠明帝女游。
便欲休餐旬日住,千帆风色使人愁。
山秋木叶翠将收,憩棹扶携到上头。
天柱中悬南北影,海门西拒古今流。
层云锡响空王坐,落月珠明帝女游。
便欲休餐旬日住,千帆风色使人愁。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登金山(其一)》描绘了秋天登临金山的景象。首句“山秋木叶翠将收”,写出了秋意渐浓,但山上的树木仍保持着一抹翠绿,即将凋零的景象。接下来,“憩棹扶携到上头”描绘了诗人乘船而上,与友人相伴,共同欣赏美景的情景。
“天柱中悬南北影”,运用比喻,将金山比作天柱,形象地展现了山峰直插云霄,投下南北两侧的影子,显得挺拔壮观。“海门西拒古今流”,进一步强调金山地理位置的重要,它像一道门户,抵挡着历史长河的冲击。
“层云锡响空王坐,落月珠明帝女游”这两句,通过想象,赋予山间云层和月光以神秘色彩,仿佛是佛祖静坐云端,仙女月下嬉戏,增添了诗意的奇幻氛围。
最后两句“便欲休餐旬日住,千帆风色使人愁”,表达了诗人对这如画景色的喜爱,甚至产生了想要在此停留十天半月的愿望。然而,望着江面上来往的船只和变幻的风色,又不禁生出淡淡的离愁别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金山的自然风光,融入神话传说,富有哲理,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金堤重到感西风,瓠子犹思汉武功。
雉堞遥连千树暝,龙珠不见二潭空。
芰荷老尽飞霜后,箫管寒催落照中。
白发沧洲幽事在,黄花绿酒故人同。
谢安此日游山剧,潘岳当年作赋工。
无数峰峦秋色里,高歌相对欲争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