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游清池,疏林罗高天。
馀绿飘霜露,夕气变风烟。
水门架危阁,竹亭列广筵。
一展私姻礼,屡叹芳樽前。
感往在兹会,伤离属颓年。
明晨复云去,且愿此流连。
日暮游清池,疏林罗高天。
馀绿飘霜露,夕气变风烟。
水门架危阁,竹亭列广筵。
一展私姻礼,屡叹芳樽前。
感往在兹会,伤离属颓年。
明晨复云去,且愿此流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画面,诗人在日暮时分游览清池,周围是疏疏的林木与高耸入云的天空。霜露开始降临,绿意盎然之中带着一丝凉意,晚风轻拂,水汽变幻为烟雾。水边有危峻的阁楼,竹亭如列,广大的席子铺陈其间。这一切都是为了筹备一次私密的家庭聚会。
诗人在此展开了对亲情的礼仪,屡次叹息于美好时光的酒樽之前。这种场景让人不禁感怀往昔,当年在这里举行的盛大聚会,如今却只剩下离别之伤和岁月流逝的哀愁。
诗尾,诗人表达了对明天再度踏上旅途的无奈,以及对眼前美好时光流连不断的期望。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逝去美好的怀念,是一篇充满情感深度的佳作。
立身有道邦,谁似直哉史。
流传百世后,各各异行止。
许史有何厚,在汉势如彼。
安史有何薄,在唐乱如此。
人之贤与愚,皆为类所使。
近从侪辈中,偶得一狂士。
未能通一经,谓可拾青紫。
时时出俚句,技痒不自己。
只恐落调歌,难入知音耳。
纵横言世事,不顾剌舌耻。
焉知阮嗣宗,口不挂臧否。
年高鬓如雪,乡曲所不齿。
试与阿戎谈,咄哉犁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