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丙申中秋不见月》
《丙申中秋不见月》全文
宋 / 朱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中秋万里月,何处驾冰轮。

底事隔年会,不怜今夕人。

兔疑停杵臼,蟾岂避风尘。

默识常娥意,氶平赏更新。

(0)
鉴赏

这首诗《丙申中秋不见月》是宋代诗人朱弁所作,通过中秋佳节无法见到明月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深深思念与感慨。

首句“中秋万里月,何处驾冰轮”以“万里月”描绘了中秋之夜满天星辉的壮丽景象,而“何处驾冰轮”则巧妙地将月亮比作驾驭于夜空之上的冰轮,既形象又富有诗意。接下来,“底事隔年会,不怜今夕人”一句,诗人表达了对月亮为何在一年中只与人们相聚一次的不解与遗憾,同时也流露出对当下不能与月亮相见的惋惜之情。

“兔疑停杵臼,蟾岂避风尘”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月亮表面的阴影比作兔子和蟾蜍,暗示月亮表面的不完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思考。这里“兔疑停杵臼”中的“杵臼”本是捣药工具,此处借指月亮表面的阴影部分,暗示月亮似乎在某个时刻停止了变化;“蟾岂避风尘”则是说月亮并非因外界环境而改变其形态,暗含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敬畏。

最后,“默识常娥意,氶平赏更新”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月亮背后故事的想象与感悟。常娥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月亮女神,诗人通过“默识常娥意”,表达了对月亮背后故事的深思与理解。同时,“氶平赏更新”则意味着即使面对无法相见的遗憾,诗人依然能够以平和的心态欣赏并期待未来的美好,体现了其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中秋之夜无法见到明月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与人性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面对遗憾时保持乐观与平和的态度。

作者介绍
朱弁

朱弁
朝代:宋   字:少章   号:观如居士   籍贯:婺源(今属江西)   生辰:biàn)(1085~1144

朱弁(biàn)(1085~1144)南宋官员、文学家。字少章,号观如居士。婺源(今属江西)人,朱熹叔祖,太学生出身。建炎元年自荐为通问副使赴金,为金所拘,不肯屈服,拘留十六年始得放归。曾劝宋高宗恢复中原,得罪秦桧,官终奉议郎。他在留金期间写下了不少怀念故国的诗作,深切婉转,是南宋初期的重要诗人。有《曲洧旧闻》、《风月堂诗话》等传世。
猜你喜欢

赠张郡丞理滕县事

佐郡勋名两地传,兼符真羡吏为仙。

邑原东鲁弦歌旧,人是阳城无字年。

鸿雁渐还中泽集,妖氛长净绿林烟。

倦游独自惭消渴,犹费临邛重客筵。

(0)

秋怀八首·其一

枫林一叶下微凉,银汉无云薄有霜。

边塞不曾来白雁,乡园何处望清光。

丛丛桂树宁招隐,采采篱花独举觞。

旧日交游鱼素隔,蒹葭劳咏水中央。

(0)

九日何龙友区启图黎无求过集

陆沈又复滞燕京,秋色偏宜吏隐情。

逢节每寻香国会,听鸿不那客心惊。

篱边菊蕊迟寒发,槛外云霞向晚明。

莫忆插萸天万里,尊前拚醉夜纵横。

(0)

次韵答林仪部

宠拜仙郎出御题,春曹清切五云齐。

挥毫君擅南宫草,校籍予惭天禄藜。

秋半篱花初见蕊,霜迟丝柳尚盈堤。

乡心且付长安酒,未叹皇华滞雒西。

(0)

登飞云绝顶

绝嶪淩空一振衣,草眠兼傍石为扉。

罡风不作人间籁,仙驭如逢天外归。

四面星芒手可拾,三更海气日含晖。

蓬莱未隔当年梦,回首风尘愿已违。

(0)

闻毛康侯何洁卿何龙友下第寄怀

淩云虚道动君王,病渴相如复在粱。

眉黛未能容淡扫,市门纷自倚红妆。

正怜归雁音书渺,犹忆思鲈客计忙。

一任道傍多按剑,握中无恙是珠光。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