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光在京国,说法惊天人。
曾屈多口鉴,得非点胸真。
深林铩远翮,巨壑藏修鳞。
萧然幽遽庵,伎俩付老轮。
诸君五字偈,亦各呈尖新。
世界梦幻尔,岂特为微尘。
更营露电躯,庇此泡影身。
尚喜圆通师,教我吞仪邻。
蜀光在京国,说法惊天人。
曾屈多口鉴,得非点胸真。
深林铩远翮,巨壑藏修鳞。
萧然幽遽庵,伎俩付老轮。
诸君五字偈,亦各呈尖新。
世界梦幻尔,岂特为微尘。
更营露电躯,庇此泡影身。
尚喜圆通师,教我吞仪邻。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驹所作的《再用前韵简圆通止老妙慧光老一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世界的深刻思考。
首句“蜀光在京国,说法惊天人”以蜀地的光芒比喻佛法的普照,令人惊叹。接着“曾屈多口鉴,得非点胸真”通过对比,强调了佛法的真谛与言辞的局限性。
“深林铩远翮,巨壑藏修鳞”以深林中的鸟羽被折断,巨壑中藏匿着修长的鱼鳞,形象地描绘了佛法的深邃与广大。而“萧然幽遽庵,伎俩付老轮”则通过描述静谧的庵堂和老轮,暗示了修行者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诸君五字偈,亦各呈尖新”表达了对其他僧侣智慧的赞赏,同时也展示了自己对佛法的独特见解。“世界梦幻尔,岂特为微尘”则揭示了对世间万物虚幻本质的认识,认为它们如同微尘般短暂无常。
最后,“更营露电躯,庇此泡影身”进一步阐述了生命的短暂与脆弱,以及佛法对于保护和指引的重要性。“尚喜圆通师,教我吞仪邻”表达了对圆通大师的敬仰,以及从其教导中获得的启示与安慰。
整首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独到见解,是一首富有哲理的佳作。
佳人薄命纷无数,岂独浔阳老商妇。
青衫司马太多情,一曲琵琶泪如雨。
此身已失将怨谁,世间哀乐长相随。
易安写此别有意,字字欲诉中心悲。
永嘉陈侯好奇士,梦里缪为儿女语。
花颜国色草上尘,朽骨何堪污唇齿。
生男当如鲁男子,生女当如夏侯女。
千年秽迹吾欲洗,安得浔阳半江水。
绡帕藏春,罗裙点露,相约莺花丛里。
翠袖拈芳,香沁笋芽纤指。偷摘遍、绿径烟霏。
悄攀下、画阑红紫。
扫花阶、褥展芙蓉,瑶台十二降仙子。
芳园清昼乍永,亭上吟吟笑语,妒秾夸丽。
夺取筹多,赢得玉珰瑜珥。
凝素靥、香粉添娇,映黛眉、淡黄生喜。
绾胸带、空系宜男,情郎归也未。
林君家世重诗礼,冠盖东南官济济。
三年参幕小蓬莱,烂漫文章照山筮。
自公退食趣有馀,好古博雅耽文儒。
牙签玉轴照窗几,名花翠竹罗庭除。
开帘放春影物俱,湖山四面如画图。
掀髯长啸尘事少,神仙官府真吾居。
转首京华天尺五,暂离堂前綵衣舞。
青骢马啸杨柳风,黄河水落桃花雨。
天上故人相笑迎,碧蒲萄酒满盏倾。
忘形尔汝恣欢谑,连床可话灯窗情。
省台求贤张治具,知君快展青云步。
有怀若问草堂翁,门外梅花三百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