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岸涨痕一画。昨夜水消三尺。移过橛头船。
蓼花边。背了半蓑烟雨。网唤渔娘同举。
客棹指天涯。不如他。
沙岸涨痕一画。昨夜水消三尺。移过橛头船。
蓼花边。背了半蓑烟雨。网唤渔娘同举。
客棹指天涯。不如他。
这首《一痕沙·渔船》由清代诗人黄之隽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渔船在水面上航行的生动画面。
“沙岸涨痕一画”,开篇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沙滩边缘水位上升的景象,仿佛一幅静止的画面,引人入胜。接着,“昨夜水消三尺”一句,巧妙地运用时间的对比,暗示夜晚潮水退去,为下文渔船活动提供了空间。
“移过橛头船,蓼花边”,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渔船在蓼花丛中移动的情景,形象地展现了船只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这里的“橛头船”特指一种小型的渔船,轻巧灵活,适合在浅水区或近海航行。
“背了半蓑烟雨,网唤渔娘同举”,这两句则将画面推向情感层面。渔娘在烟雨中忙碌着,背负着生活的重担,与丈夫一同捕鱼,体现了渔民生活的艰辛与坚韧。这里不仅描绘了劳动场景,也蕴含了对渔民勤劳品质的赞美。
最后,“客棹指天涯,不如他”两句,诗人以旁观者的视角,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与对现状的无奈。这里的“客棹”指的是远方的船只,象征着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追求。“不如他”则可能暗含了对当前生活状态的不满,或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渔民的生活状态和对未来的憧憬,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劳动人民的敬仰。
苦热日已远,杪秋遂凄凉。
邦侯及清暇,小队豫郊岗。
一麾先崭岩,半刺骖翱翔。
卿月动左辖,客星移奉常。
谁欤南冠者,共挹北斗浆。
翠幄穿晨曦,锁金步流光。
穷惚某氏建,架构溯斯堂。
闽红倾泛盎,楚绿饾圆方。
平原磊落人,仙碑勒荒唐。
方平叱石起,来问东海桑。
蔡子狗窦过,蛇蝉蜕冥茫。
麻姑十八九,两髻已成霜。
惟馀老杉星,省识邓紫阳。
往事莽如迹,且醉糟书房。
翼亭跻齐云,游目望八荒。
挽河落飞瀑,洒雪芙蓉裳。
夕矣憺将归,一一玉帝旁。
蹇余雅幽寻,嗜此崔嵬藏。
请从浮丘生,学笙翳凤凰。
他年傥相思,矫首空断肠。
《与静使君约游姑山记事古风二十韵》【宋·朱复之】苦热日已远,杪秋遂凄凉。邦侯及清暇,小队豫郊岗。一麾先崭岩,半刺骖翱翔。卿月动左辖,客星移奉常。谁欤南冠者,共挹北斗浆。翠幄穿晨曦,锁金步流光。穷惚某氏建,架构溯斯堂。闽红倾泛盎,楚绿饾圆方。平原磊落人,仙碑勒荒唐。方平叱石起,来问东海桑。蔡子狗窦过,蛇蝉蜕冥茫。麻姑十八九,两髻已成霜。惟馀老杉星,省识邓紫阳。往事莽如迹,且醉糟书房。翼亭跻齐云,游目望八荒。挽河落飞瀑,洒雪芙蓉裳。夕矣憺将归,一一玉帝旁。蹇余雅幽寻,嗜此崔嵬藏。请从浮丘生,学笙翳凤凰。他年傥相思,矫首空断肠。
https://shici.929r.com/shici/nRz7U9L.html
欲识丰年兆,扬鬐势渐浮。
只应同在藻,无复畏吞钩。
去水非居辙,为祥胜跃舟。
须知明圣代,涵泳杳难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