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纯牧大师卜隐衡岳》
《送纯牧大师卜隐衡岳》全文
明 / 释今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昭江握别问行藏,瓢笠飘然入楚乡。

应为石光身世幻,还怜雾隐道风长。

虚舟笑我中流滞,矫翮同谁天外翔。

锡卓岳云追往哲,等閒煨芋亦清香。

(0)
鉴赏

此诗《送纯牧大师卜隐衡岳》由明代诗人释今辩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高僧的情景与对大师隐居衡岳的深切祝愿。

首联“昭江握别问行藏,瓢笠飘然入楚乡”,开篇即以昭江之水为背景,描绘了送别时的场景,高僧手持瓢笠,轻盈地步入楚乡,隐喻其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和追求。

颔联“应为石光身世幻,还怜雾隐道风长”,进一步揭示了高僧对于世间万象的深刻洞察,将自身比作石光,短暂而真实,又以雾隐喻尘世的迷离,表达了对道风长久的怜惜与向往。

颈联“虚舟笑我中流滞,矫翮同谁天外翔”,诗人以虚舟自喻,感叹自己在世俗中滞留,而高僧则如同矫健的鸟儿,自由翱翔于天际,表达了对高僧自由自在生活的羡慕与向往。

尾联“锡卓岳云追往哲,等閒煨芋亦清香”,最后两句更是充满了对高僧的敬仰之情,即使在平凡如煨芋的生活中,也能散发出智慧与清新的香气,仿佛追随前贤的脚步,传递着智慧与道德的光芒。

整首诗通过对高僧生活状态的描绘与赞美,不仅展现了诗人对高僧高尚人格的崇敬,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作者介绍

释今辩
朝代:明

今辩(一六三八—一六九七),字乐说。番禺人。俗姓麦。明桂王永历十四年(一六六〇)雷峰受具,清圣祖康熙二十四年(一六八五)主海云、海幢两山。三十六年(一六九七)示寂长庆。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九有传。
猜你喜欢

大樗

材气俱偏性亦偏,偶乘雨露觉乔然。

参天无象鸾凰远,借日为阴燕雀便。

只好沉沟终作断,不应当路久妨贤。

蹶之可宥曾非楮,且把功名付爨烟。

(0)

题画

黄鹤矶头秋水落,故人蓦地相逢著。

十年短鬓话吴霜,是非不假论城郭。

楚江萍实待谁尝,老矣吾侬思故乡。

(0)

碧梧苍栝之轩吾寝之前有屋甚虚明屋下有一梧一栝并秀于庭因名之云

吾轩陋无取,赖有此嘉树。

梧栝各一植,当前郁分布。

正比双国士,裒然在宾阼。

我是轩主人,对越自朝莫。

读书接叶下,小酌亦可具。

徘徊弄华月,凉影乱瑶璐。

疏繁来冷风,拂亚湿清露。

始信昌黎公,喜为五楸赋。

我初作轩时,自以偃息故。

轩树本无因,偶合亦有数。

以树名吾轩,以物表所遇。

树色如得意,我亦成其趣。

栝古枝相摎,偃蹇抱贞固。

梧身耸而拔,未可限尺度。

迟彼鸾与鹄,引子来相附。

时时扫蝼蚁,霜皮虑其蠹。

但笑三千年,羽化我当去。

我去空此轩,当为谁所住。

轩亦空此树,当为谁所顾。

存亡俱冥冥,天地聊一寓。

(0)

竹溪清隐卷为吴昆王益题

黄陵日暮愁云绿,千顷寒波荡人目。

何人笑把金错刀,剪碎湘罗千万束。

君家住向东吴东,缩地谁移锦箨龙。

春风迸出玉万个,琅玕绕屋声玲珑。

羡君习隐溪亭里,时放扁舟渡溪水。

掀篷长啸碧云低,一片潇湘响秋雨。

归坐幽窗月色凉,红尘不到水云乡。

芙蓉风飐翠蛟舞,千尺冰帘摇冷光。

颇似求羊散,稍类嵇阮狂。

煮茶烧笋幽怀好,拄笏看山清兴长。

浩歌淇澳诗,闲倾桑落酒。

世间万事等浮沤,两绶通侯不须有。

君不见长安甲第连云起,卫霍金张耀朱紫。

洞房月夜度歌钟,绮窗晓日听莺语。

一朝事异人亦非,苍苔满地客游稀。

蟏蛸罥壁虫吟户,废址凄凉对落晖。

何如君家旧竹溪,年年清趣乐无涯。

花深紫燕巢书屋,波暖银鱼坠钓丝。

予生偶被浮名挂,宁堪作吏金门下。

卜邻愿借屋头溪,长日钩帘共清话。

(0)

示儿·其一

张公九世尚同居,忍字专书一百馀。

受唾由来称长者,而今市辈却嗤予。

(0)

谪仙亭

迁客一亭眠海滨,当时谁号谪仙人。

花汀柳市无疆界,尽是乾坤一样春。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