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同心裛露垂,折来深恐没人知。
花前醉客频相问,不赠红儿赠阿谁。
栀子同心裛露垂,折来深恐没人知。
花前醉客频相问,不赠红儿赠阿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花前独赏之景。"栀子同心裛露垂,折来深恐没人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独自享有的情感。"花前醉客频相问,不赠红儿赠阿谁"则透露出诗人在酒酣胸热之际,对周围人的询问持保留态度,似乎只有那不被赠送的红颜知己,才能与他共享这份美好。
诗中栀子花象征着纯洁和高洁,而"同心裛露垂"则强调了这种美好的独特性。"折来深恐没人知"显示出一种对外界的警惕,害怕这种美好被外人发现破坏。"花前醉客频相问"中的"醉客"形象,则是诗人在自然美景中的一种放松和忘我,而"不赠红儿赠阿谁"则表明了诗人对某个特定对象的深情,似乎只有这个人能够真正理解并欣赏这种美好。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和独特美学追求的诗作。它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精巧的意象构建,展现了古代文人的审美趣味与内心世界。
溪山有逸趣,苍崖凌紫烟。
远峰落天半,中有飞来泉。
苍茫楼观出林杪,丘园四顾居人少。
夕阳往往见渔樵,古树阴阴乱啼鸟。
望中峰高云锦张,如此溪山犹故乡。
元坛观里三峰出,白鹭洲边二水长。
碧梧翠竹连江岸,菊潭秋屿花争乱。
好景偏宜白日游,年华每被青春换。
寄语溪水如有情,氤氲佳气常钟灵。
山中美酒置千斛,待我归来寻旧盟。
半篙凉露湿,渔灯隐隐,垂杨袅袅。
明月随人,放棹绿波蓬岛。
缆解鱼鸥破梦,更几点、疏星斜照。舒怀抱。
云阶月地,任吾歌啸。
远山不隔冰壶,弄画桨中流,烟波渺渺。
洗尽胸禁,月到夜阑倍皎。
万籁无声寂寂,把一派、繁华净扫。浑忘晓。
犹向汀州环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