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比红儿诗·其九十六》
《比红儿诗·其九十六》全文
唐 / 罗虬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栀子同心裛露垂,折来深恐没人知。

花前醉客频相问,不赠红儿赠阿谁。

(0)
注释
栀子:一种白色或淡黄色的花卉,有香气。
同心:指花朵中心部分,象征着爱情或亲密关系。
裛露:沾湿露水。
垂:下垂。
深恐:深深忧虑。
人知:被人知道。
花前:花丛之前,常指饮酒赏花之地。
醉客:喝醉的客人。
频相问:频繁询问。
红儿:可能是诗人的爱慕对象或者友人的名字,也可能是对女子的美称。
阿谁:疑问词,意为‘谁’。
翻译
栀子花心沾满露珠低垂,采摘下来怕无人知晓。
在花前醉酒的客人频繁询问,这花不送给红儿又能赠予何人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花前独赏之景。"栀子同心裛露垂,折来深恐没人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独自享有的情感。"花前醉客频相问,不赠红儿赠阿谁"则透露出诗人在酒酣胸热之际,对周围人的询问持保留态度,似乎只有那不被赠送的红颜知己,才能与他共享这份美好。

诗中栀子花象征着纯洁和高洁,而"同心裛露垂"则强调了这种美好的独特性。"折来深恐没人知"显示出一种对外界的警惕,害怕这种美好被外人发现破坏。"花前醉客频相问"中的"醉客"形象,则是诗人在自然美景中的一种放松和忘我,而"不赠红儿赠阿谁"则表明了诗人对某个特定对象的深情,似乎只有这个人能够真正理解并欣赏这种美好。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和独特美学追求的诗作。它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精巧的意象构建,展现了古代文人的审美趣味与内心世界。

作者介绍

罗虬
朝代:唐

[唐](约公元八七四年在世)字不详,台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初前后在世。词藻富赡,与隐、邺齐名,世号“三罗”。累举不第。广明乱后,去从鄜州李孝恭。为人狂宕无检束。籍中有善歌妓杜红儿,虬令之歌,赠以彩。孝恭以红儿已为副戎所聘,不令受。虬怒,拂衣起;明日,手刃杀之。孝恭坐以罪,会遇赦释之。虬追念红儿之冤,于是取古之美女,有姿艳才德者,作绝句一百首,以比红儿,名曰《比红儿诗》。盛传于世。
猜你喜欢

回波乐·其九十七

吾家昔富有,你身穷欲死。

你今初有钱,与吾昔相何。

吾今乍无初,还同昔日你。

可惜好靴牙,翻作破皮底。

(0)

为杨谶西题断桥小景

十里西湖意,都来在断桥。

寒生梅萼小,春入柳丝娇。

乍见应疑梦,重来不待招。

故人知我否,吟望正萧条。

(0)

张明府见惠榴柿·其一

床头春酒百花香,醉里谁知柿子黄。

想道故人消渴久,秋来为摘满林霜。

(0)

题山水

溪山有逸趣,苍崖凌紫烟。

远峰落天半,中有飞来泉。

苍茫楼观出林杪,丘园四顾居人少。

夕阳往往见渔樵,古树阴阴乱啼鸟。

望中峰高云锦张,如此溪山犹故乡。

元坛观里三峰出,白鹭洲边二水长。

碧梧翠竹连江岸,菊潭秋屿花争乱。

好景偏宜白日游,年华每被青春换。

寄语溪水如有情,氤氲佳气常钟灵。

山中美酒置千斛,待我归来寻旧盟。

(0)

玉漏迟.西湖夜泛

半篙凉露湿,渔灯隐隐,垂杨袅袅。

明月随人,放棹绿波蓬岛。

缆解鱼鸥破梦,更几点、疏星斜照。舒怀抱。

云阶月地,任吾歌啸。

远山不隔冰壶,弄画桨中流,烟波渺渺。

洗尽胸禁,月到夜阑倍皎。

万籁无声寂寂,把一派、繁华净扫。浑忘晓。

犹向汀州环绕。

(0)

春日田园漫兴

圈牛眠犬自村家,淑气晴烟改岁华。

人日已过还谷日,梅花开尽见桃花。

抛书扫榻惟耽枕,戒酒逢人祇啜茶。

津口不遥渔子熟,旋将舂米博鱼虾。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